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1 绪论 | 第12-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2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1.3.1 国外研究文献 | 第13-15页 |
1.3.2 国内研究文献 | 第15-16页 |
1.3.3 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 | 第16-18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8-21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2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及问题 | 第21-30页 |
2.1 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基本情况 | 第21页 |
2.2 会计操作风险的概念界定 | 第21-24页 |
2.2.1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含义 | 第21-22页 |
2.2.2 商业银行会计操作风险的特征 | 第22-23页 |
2.2.3 会计操作风险的相关分类 | 第23-24页 |
2.3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现状 | 第24-27页 |
2.3.1 中信银行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 第24-26页 |
2.3.2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的组织架构 | 第26页 |
2.3.3.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组织结构与职能 | 第26-27页 |
2.4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27-30页 |
2.4.1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文化理念尚未完全形成 | 第27-28页 |
2.4.2 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组织结构有待优化调整 | 第28页 |
2.4.3 信息技术支持略显不足 | 第28-30页 |
3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 | 第30-38页 |
3.1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目标 | 第30页 |
3.2 完善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原则 | 第30-31页 |
3.2.1 全面性原则 | 第31页 |
3.2.2 统一性原则 | 第31页 |
3.2.3 针对性原则 | 第31页 |
3.2.4 持续性和及时性原则 | 第31页 |
3.3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框架 | 第31-33页 |
3.3.1 框架图 | 第31-32页 |
3.3.2 完善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体系的整体框架 | 第32-33页 |
3.4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过程控制方法 | 第33-35页 |
3.4.1 会计操作风险事前控制方法 | 第34页 |
3.4.2 会计操作风险事中控制方法 | 第34-35页 |
3.4.3 会计操作风险事后控制方法 | 第35页 |
3.5 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主要业务环节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内容与方法 | 第35-38页 |
3.5.1 核算结算环节的会计操作风险管理 | 第35-36页 |
3.5.2 账户环节的风险管理 | 第36页 |
3.5.3 授信环节的风险管理 | 第36-37页 |
3.5.4 人员轮岗的风险管理 | 第37页 |
3.5.5 现金出纳的风险管理 | 第37页 |
3.5.6 会计信息系统操作的风险管理 | 第37-38页 |
4 完善中信银行哈尔滨分行会计操作风险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38-44页 |
4.1 加强文化建设 | 第38-39页 |
4.1.1 树立科学的会计操作风险观念 | 第38页 |
4.1.2 提高会计操作风险意识 | 第38-39页 |
4.2 加强基础建设 | 第39-41页 |
4.2.1 加强制度建设 | 第39-40页 |
4.2.2 加强体系建设 | 第40-41页 |
4.3 加强会计操作业务和管理培训 | 第41-42页 |
4.3.1 加强对会计操作人员的业务培训 | 第41页 |
4.3.2 加强对会计操作风险管理人员的培训 | 第41-42页 |
4.4 加强信息技术支持 | 第42-44页 |
4.4.1 提升系统性能 | 第42页 |
4.4.2 规范会计核算信息系统流程 | 第42-4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