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系统及焊接工艺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2页 |
1.1 课题来源 | 第12页 |
1.2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3-18页 |
1.3.1 管道材料的发展 | 第13-15页 |
1.3.2 管道闪光对焊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5-17页 |
1.3.3 闪光对焊焊接缺陷与预防的研究 | 第17-18页 |
1.4 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4.1 闪光对焊设备的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1.4.2 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系统的研究进展 | 第19-20页 |
1.5 课题研究目的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管道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系统 | 第22-48页 |
2.1 K584Ch型管道闪光对焊设备 | 第22-24页 |
2.2 管道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系统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24-33页 |
2.2.1 管道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系统的结构 | 第24-26页 |
2.2.2 管道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系统硬件的选择 | 第26-33页 |
2.2.3 传感器的安装 | 第33页 |
2.3 管道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系统软件设计 | 第33-41页 |
2.3.1 原设备监测系统存在的问题简析 | 第33-34页 |
2.3.2 在线监测系统软件的开发 | 第34-41页 |
2.4 管道闪光对焊在线监测系统的功能实现 | 第41-4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三章 管道闪光对焊工艺过程与焊接试验 | 第48-64页 |
3.1 管道闪光对焊技术的基本原理 | 第48-49页 |
3.2 管道闪光对焊的工艺过程 | 第49-56页 |
3.2.1 管道闪光对焊工艺过程阶段 | 第49-52页 |
3.2.2 管道闪光对焊工艺参数 | 第52-56页 |
3.3 管道闪光对焊的工艺焊接试验 | 第56-63页 |
3.3.1 X65管线钢管的闪光对焊工艺试验 | 第56-58页 |
3.3.2 20G锅炉钢管的闪光对焊工艺试验 | 第58-60页 |
3.3.3 管道闪光对焊工艺试验的实施 | 第60-6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四章 管道闪光对焊力学性能试验与工艺优化 | 第64-80页 |
4.1 管道闪光对焊接头力学性能检测方法 | 第64-68页 |
4.1.1 拉伸试验 | 第65页 |
4.1.2 刻槽锤断试验 | 第65-66页 |
4.1.3 侧弯试验 | 第66-67页 |
4.1.4 夏比冲击试验 | 第67-68页 |
4.1.5 维氏硬度试验 | 第68页 |
4.2 X65管线钢管闪光对焊试验结果分析与优化 | 第68-75页 |
4.2.1 X65管线钢管闪光对焊试验结果分析 | 第68-70页 |
4.2.2 X65管线钢管闪光对焊试验的工艺优化 | 第70-75页 |
4.3 20G锅炉钢管闪光对焊试验结果分析与优化 | 第75-78页 |
4.3.1 20G锅炉钢管闪光对焊试验结果 | 第75-77页 |
4.3.2 20G锅炉钢管闪光对焊试验的工艺优化 | 第77-7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78-80页 |
第五章 管道闪光对焊工艺分析 | 第80-98页 |
5.1 管道闪光对焊工艺过程 | 第80-83页 |
5.1.1 激发闪光阶段与稳定闪光阶段 | 第81页 |
5.1.2 加速闪光阶段 | 第81-83页 |
5.1.3 顶锻阶段 | 第83页 |
5.2 管道闪光对焊质量的判定 | 第83-86页 |
5.3 管道闪光对焊接头硬度测试和显微组织分析 | 第86-92页 |
5.3.1 20G锅炉钢管闪光对焊接头硬度 | 第86-88页 |
5.3.2 20G锅炉钢闪光对焊接显微组织分析 | 第88-92页 |
5.4 管道闪光对焊接头断口分析 | 第92-95页 |
5.4.1 管道闪光对焊接头脆断分析 | 第92-93页 |
5.4.2 管道闪光对焊接头灰斑缺陷分析 | 第93-95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95-98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8-100页 |
6.1 结论 | 第98-99页 |
6.2 展望 | 第99-100页 |
致谢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6页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10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