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芯水解残渣制取纳米纤维素的研究
摘要 | 第7-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玉米芯水解残渣及纤维素的概述 | 第10-11页 |
1.2 微晶纤维素的概述和研究进展 | 第11-15页 |
1.2.1 微晶纤维素的性质 | 第11-13页 |
1.2.2 微晶纤维素的制备 | 第13-15页 |
1.2.3 微晶纤维素的应用 | 第15页 |
1.3 纳米纤维素的概述和研究进展 | 第15-21页 |
1.3.1 纳米纤维素的性质 | 第16-17页 |
1.3.2 纳米纤维素制备方法研究近况 | 第17-20页 |
1.3.3 纳米纤维素的应用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及内容 | 第21-24页 |
1.4.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4.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4页 |
第2章 玉米芯水解残渣中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分离纯化 | 第24-34页 |
2.1 实验部分 | 第24-27页 |
2.1.1 实验原料 | 第24页 |
2.1.2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24-25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5-27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27-33页 |
2.2.1 H_2O_2用量的影响 | 第27-29页 |
2.2.2 NaOH用量的影响 | 第29-30页 |
2.2.3 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2.2.4 NaClO_2浓度的影响 | 第31-32页 |
2.2.5 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32-33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3章 玉米芯水解残渣制备微晶纤维素的研究 | 第34-42页 |
3.1 实验原料、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以及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1.1 实验原料 | 第34页 |
3.1.2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34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34-3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35-41页 |
3.2.1 酸浓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2.2 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36-37页 |
3.2.3 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37-38页 |
3.2.4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8-39页 |
3.2.5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9-40页 |
3.2.6 扫描电镜分析(SEM) | 第40-41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H_2SO_4水解法制备纳米纤维素 | 第42-52页 |
4.1 实验部分 | 第42-44页 |
4.1.1 实验原料 | 第42页 |
4.1.2 主要实验药品与仪器 | 第42-43页 |
4.1.3 实验方法 | 第43-44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4.2.1 酸浓度的影响 | 第44页 |
4.2.2 处理温度的影响 | 第44-45页 |
4.2.3 处理时间的影响 | 第45-46页 |
4.2.4 宏观形貌 | 第46-47页 |
4.2.5 扫描电镜分析 | 第47-48页 |
4.2.6 透射电镜分析 | 第48页 |
4.2.7 傅立叶红外光谱分析 | 第48-49页 |
4.2.8 热重分析 | 第49-50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第5章 结论 | 第52-54页 |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52-53页 |
5.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53页 |
5.3 工作展望 | 第53-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