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元素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第Ⅷ族元素有机化合物论文

偶氮苯钌炔化合物的合成及其光电性能、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质的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符号及缩写说明第8-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2页
    1.1 非线性光学第9-10页
        1.1.1 非线性光学发展简介第9页
        1.1.2 非线性光学原理第9-10页
    1.2 非线性光学的应用第10-11页
        1.2.1 非线性光学在激光技术中的应用第10-11页
        1.2.2 非线性光学在信息技术中的应用第11页
        1.2.3 非线性光学在材料技术中的应用第11页
    1.3 非线性光学材料的分类第11-18页
        1.3.1 无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第12页
        1.3.2 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第12-14页
        1.3.3 金属有机非线性光学材料第14-18页
    1.4 分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第18-20页
        1.4.1 共轭 π 体系的研究第19页
        1.4.2 杂环效应第19页
        1.4.3 链长效应第19页
        1.4.4 生色团效应第19-20页
    1.5 论文的创新性及主要内容第20-22页
        1.5.1 课题的创新性第20页
        1.5.2 课题的研究内容第20-21页
        1.5.3 课题拟采用合成路线第21-22页
第二章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第22-54页
    2.1 实验药品第22-23页
    2.2 实验仪器第23页
    2.3 实验试剂的纯化第23-24页
    2.4 实验内容第24-34页
        2.4.1 化合物 (E)1(4-bromophenyl)2(4-((triisopropylsilyl)ethynyl)phenyl)diazene(2c)的合成第24-26页
        2.4.2 化合物 (E)1(4-ethynylphenyl)2(4-((triisopropylsilyl)ethynyl)phenyl)diazene(2e)的合成第26-27页
        2.4.3 化合物 (E)1(4-((4-nitrophenyl)ethynyl)phenyl)2(4-((triisopropylsilyl)ethynyl) phenyl)diazene(b1)的合成第27页
        2.4.4 化合物 (E)4((4-((triisopropylsilyl)ethynyl)phenyl)diazenyl)benzonitrile(2f) 的合成第27-28页
        2.4.5 化合物 (E)4((4-((triisopropylsilyl)ethynyl)phenyl)diazenyl)benzaldehyde(2g)的合成第28页
        2.4.6 化合物 (E)1(4-((E)4nitrostyryl)phenyl)2 (4-((triisopropylsilyl)ethynyl)phenyl) diazene(b2)的合成第28-29页
        2.4.7 化合物 (E)-2,6-diethyl4((4-nitrophenyl)diazenyl)aniline(2i)的合成第29-30页
        2.4.8 化合物 (E)1(3,5-diethyl4iodophenyl)2(4-nitrophenyl)diazene(2j)的合成第30页
        2.4.9 化合物 (E)-2,6-diethyl4((4-nitrophenyl)diazenyl)benzonitrile(2k)的合成第30页
        2.4.10 化合物 (E)-2,6-diethyl4((4-nitrophenyl)diazenyl)benzaldehyde(2l)的合成第30-31页
        2.4.11 化合物diethyl (4-((trimethylsilyl)ethynyl)benzyl)phosphonate(2m)的合成第31-32页
        2.4.12 化合物 (E)1(3,5-diethyl4((E)4ethynylstyryl)phenyl)2(4-nitrophenyl)diazene(b3)的合成第32页
        2.4.13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Ru1的合成第32页
        2.4.14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Ru2的合成第32-33页
        2.4.15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Ru3的合成第33页
        2.4.16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Ru4的合成第33-34页
    2.5 化合物结构表征第34-53页
        2.5.1 表征方法第34页
        2.5.2 化合物 4-((triisopropylsilyl)ethynyl)aniline(2b)的表征第34-35页
        2.5.3 化合物 2c的表征第35页
        2.5.4 化合物 2d的表征第35-36页
        2.5.5 化合物 2e的表征第36页
        2.5.6 化合物 2f的表征第36-38页
        2.5.7 化合物 2g的表征第38-39页
        2.5.8 化合物 2i的表征第39-40页
        2.5.9 化合物 2j的表征第40页
        2.5.10 化合物 2k的表征第40-41页
        2.5.11 化合物 2l的表征第41页
        2.5.12 化合物b1的表征第41-42页
        2.5.13 化合物b2的表征第42-44页
        2.5.14 化合物b3的表征第44-45页
        2.5.15 化合物Ru1的表征第45-47页
        2.5.16 化合物Ru2的表征第47-50页
        2.5.17 化合物Ru3的表征第50-52页
        2.5.18 化合物Ru4的表征第52-53页
    2.6 结果与讨论第53-54页
第三章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的光电性能测试第54-65页
    3.1 实验试剂第54页
    3.2 主要实验设备及仪器第54页
    3.3 溶液的配制第54页
        3.3.1 溶剂的纯化第54页
        3.3.2 配制溶液第54页
    3.4 电化学性质第54-56页
        3.4.1 循环伏安法(CV)测试方法第54-55页
        3.4.2 CV测试结果第55-56页
        3.4.3 结果讨论第56页
    3.5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性质第56-59页
        3.5.1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研究目的第56-57页
        3.5.2 UV-Vis的理论计算第57-58页
        3.5.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结果第58-59页
        3.5.4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量结果与讨论第59页
    3.6 有机金属钌配合物的光谱电化学性质第59-62页
        3.6.1 光谱电化学测量手段第59页
        3.6.2 光谱电化学测量结果与讨论第59-62页
    3.7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HRS)第62-65页
        3.7.1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方法第62-63页
        3.7.2 二阶非线性光学性能测试结果与讨论第63-65页
第四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1页
附图第71-80页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顺式(环氧化)丁羟型聚氨酯弹性体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下一篇:基于RHCM的薄壁壳体注塑件结构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