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英文摘要 | 第9-10页 |
1 引言 | 第11-17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1-16页 |
1.2.1 大豆的氮、磷、钾养分管理研究进展 | 第11-12页 |
1.2.2 大豆的钙、镁、锌养分管理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1.2.3 优化施肥和行距配置对大豆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13-14页 |
1.2.4 优化施肥和行距配置对大豆产量的影响 | 第14-16页 |
1.3 课题来源 | 第16-17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7-20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7页 |
2.2 试验设计 | 第17-18页 |
2.3 样品采集与测试 | 第18-19页 |
2.4 测试项目及方法 | 第19页 |
2.5 计算公式 | 第19页 |
2.6 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19-20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0-43页 |
3.1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0-24页 |
3.1.1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上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0-21页 |
3.1.2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中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1-22页 |
3.1.3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下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2-23页 |
3.1.4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全冠层叶面积指数的影响 | 第23-24页 |
3.2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全冠层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第24-28页 |
3.2.1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上冠层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3.2.2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中冠层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25-26页 |
3.2.3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下冠层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4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全株干物质积累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3.3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不同器官干物质积累量在冠层中分布的影响 | 第28-37页 |
3.3.1 不同生育时期大豆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垂直分布 | 第28-29页 |
3.3.2 大豆全冠层叶片干物质积累量 | 第29-30页 |
3.3.3 不同生育时期大豆茎秆干物质积累量垂直分布 | 第30-32页 |
3.3.4 大豆全冠层茎秆干物质积累量 | 第32页 |
3.3.5 不同生育时期叶柄干物质积累量垂直分布 | 第32-34页 |
3.3.6 大豆全冠层叶柄干物质积累量 | 第34-35页 |
3.3.7 不同生育时期籽粒干物质积累量垂直分布 | 第35-36页 |
3.3.8 大豆全冠层荚果干物质积累量 | 第36-37页 |
3.4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对大豆全株干物质分配比例的影响 | 第37-38页 |
3.5 大豆产量和品质及相关分析 | 第38-43页 |
3.5.1 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 | 第38-39页 |
3.5.2 大豆蛋白质与脂肪含量 | 第39-41页 |
3.5.3 大豆收获指数 | 第41页 |
3.5.4 干物质积累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第41-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7页 |
5.1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提高了冠层叶面积指数 | 第45页 |
5.2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提高了大豆冠层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 | 第45页 |
5.3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显著提高了大豆产量 | 第45页 |
5.4 优化施肥下不同行距配置改善了大豆品质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