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观绘画的生态美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的过程与原因 | 第8页 |
二、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8-9页 |
三、研究方法和拟解决问题 | 第9-10页 |
四、学位论文基本结构和主体内容 | 第10-11页 |
1 当下景观绘画现状及存在问题概述 | 第11-15页 |
2 景观绘画与生态美学解析 | 第15-24页 |
2.1 景观绘画 | 第15-18页 |
2.1.1 何谓景观绘画 | 第16-17页 |
2.1.2 景观绘画的特征 | 第17-18页 |
2.1.3 景观绘画的作用与意义 | 第18页 |
2.2 生态美学 | 第18-20页 |
2.2.1 何谓生态美学 | 第19页 |
2.2.2 生态美学的作用 | 第19页 |
2.2.3 生态美学理论的意义 | 第19-20页 |
2.3 景观绘画的发展历程 | 第20-24页 |
2.3.1 西方景观绘画的发展历程 | 第20-22页 |
2.3.2 我国景观绘画的发展历程 | 第22-24页 |
3 景观绘画中的生态美学表达 | 第24-36页 |
3.1 中西方关于景观绘画的区别 | 第24-26页 |
3.1.1 审美条件的区别 | 第24-25页 |
3.1.2 表现方式的对比 | 第25-26页 |
3.1.3 空间表现的不同 | 第26页 |
3.2 景观绘画中生态美学表达的构成要素 | 第26-31页 |
3.2.1 总体关系的构成要素 | 第27-28页 |
3.2.2 景观小品 | 第28-30页 |
3.2.3 哲学思想表达 | 第30页 |
3.2.4 大地艺术与景观绘画的结合 | 第30-31页 |
3.3 当下景观绘画中对生态美学理论方面的要求 | 第31-36页 |
3.3.1 关于主体生命的生动表达 | 第31-32页 |
3.3.2 营造均衡的画面布局结构 | 第32-34页 |
3.3.3 减少“人为”倡导“野性之美” | 第34-35页 |
3.3.4 “天人合一”的指导思想 | 第35-36页 |
4 景观绘画中的生态性表现 | 第36-39页 |
4.1 景观绘画的作画技巧 | 第36-38页 |
4.1.1 关于色彩方面的作画技巧 | 第36-37页 |
4.1.2 关于景观绘画表现方法的技巧 | 第37页 |
4.1.3 景观绘画的生态性表达 | 第37-38页 |
4.2 景观绘画在景观设计方面的表达 | 第38页 |
4.3 景观绘画与生态美学的关系 | 第38-39页 |
4.4 我的景观绘画生态美学观 | 第39页 |
5 毕设作品介绍 | 第39-45页 |
5.1 毕业设计作品的选题与立意 | 第40-41页 |
5.2 毕业设计作品的制作过程 | 第41-44页 |
5.3 对于毕业设计作品的感受与领悟 | 第44-45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