滋阴化痰活血法治疗精液不液化的临床研究
提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临床研究 | 第8-13页 |
一、研究对象 | 第8页 |
二、研究标准 | 第8-9页 |
(一) 诊断标准 | 第8页 |
(二) 纳入标准 | 第8-9页 |
(三) 排除标准 | 第9页 |
(四) 脱落标准 | 第9页 |
(五) 疾病疗效判定标准 | 第9页 |
三、临床资料 | 第9-10页 |
(一) 两组年龄资料比较 | 第9页 |
(二) 两组病程分布比较 | 第9-10页 |
(三) 两组病因分布比较 | 第10页 |
(四) 两组精液参数比较 | 第10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一) 治疗方法 | 第10-11页 |
(二) 观察指标 | 第11页 |
(三) 统计学处理 | 第11页 |
五、研究结果 | 第11-12页 |
六、不良反应及安全性检测 | 第12-13页 |
讨论 | 第13-27页 |
一、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认识 | 第13-16页 |
(一) 传统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认识 | 第13-14页 |
(二) 现代中医对精液不液化的研究 | 第14-16页 |
二、现代医学对精液不液化的认识 | 第16-18页 |
(一) 病因 | 第16-18页 |
(二) 西医对精液不液化的治疗 | 第18页 |
三、精液不液化的阴虚痰凝血瘀病机 | 第18-21页 |
(一) 阴虚病机 | 第18-19页 |
(二) 血瘀病机 | 第19-20页 |
(三) 痰凝病机 | 第20-21页 |
四、方药分析 | 第21-24页 |
五、现代药理研究 | 第24-25页 |
(一) 抗凝溶栓 | 第24页 |
(二) 改善微循环 | 第24页 |
(三) 抗菌 | 第24页 |
(四) 抗炎 | 第24-25页 |
(五) 抗氧化 | 第25页 |
六、选择知柏地黄丸作为对照组的依据 | 第25-26页 |
七、临床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一) 综合疗效良好 | 第26页 |
(二) 精液质量明显改善 | 第26页 |
(三) 不良反应分析 | 第26-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参考文献 | 第28-33页 |
综述 | 第33-40页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致谢 | 第40-41页 |
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 第4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