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 论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3.1 论文结构 | 第14-15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4 论文创新点 | 第15-16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6-17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2.1 联盟理论 | 第17-18页 |
2.1.1 战略联盟理论 | 第17页 |
2.1.2 认识联盟理论 | 第17-18页 |
2.2 信息共享理论 | 第18-19页 |
2.3 竞争情报理论 | 第19页 |
2.4 协同学理论 | 第19-20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第3章 公共信息服务机构主导的竞争情报服务联盟体系 | 第21-43页 |
3.1 竞争情报服务联盟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1-23页 |
3.1.1 竞争情报服务联盟必要性分析 | 第21-22页 |
3.1.2 竞争情报服务联盟可行性分析 | 第22-23页 |
3.2 竞争情报服务联盟构建选择视角 | 第23-25页 |
3.2.1 竞争情报服务对象视角 | 第23-24页 |
3.2.2 竞争情报服务层面视角 | 第24-25页 |
3.2.3 竞争情报服务主体视角 | 第25页 |
3.3 竞争情报服务联盟构建主体 | 第25-32页 |
3.3.1 公共信息服务机构 | 第26-28页 |
3.3.2 盈利信息服务机构 | 第28-29页 |
3.3.3 政府 | 第29-30页 |
3.3.4 企业 | 第30-31页 |
3.3.5 科研机构 | 第31-32页 |
3.4 竞争情报服务联盟总体框架 | 第32-33页 |
3.5 竞争情报服务联盟平台构建 | 第33-38页 |
3.5.1 总体设计 | 第34-35页 |
3.5.2 平台层职能 | 第35-37页 |
3.5.3 平台支撑 | 第37-38页 |
3.6 案例分析——上海市科学技术情报学会 | 第38-40页 |
3.6.1 建设思路 | 第38页 |
3.6.2 联盟方式 | 第38-39页 |
3.6.3 平台建设 | 第39-40页 |
3.6.4 构建共性和差异 | 第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3页 |
第4章 公共信息服务机构主导的竞争情报服务联盟运行保障机制 | 第43-57页 |
4.1 服务联盟文化融合机制 | 第43-45页 |
4.2 服务联盟控制协调机制 | 第45-48页 |
4.3 服务联盟人员配置机制 | 第48-50页 |
4.4 服务联盟情报共享机制 | 第50-51页 |
4.5 服务联盟利益平衡机制 | 第51-53页 |
4.6 竞争情报服务联盟运行保障机制关系框架 | 第53-54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54-57页 |
第5章 公共信息服务机构主导的竞争情报服务联盟运行对策 | 第57-61页 |
5.1 加大国家法律法规与政策支持 | 第57-58页 |
5.2 开拓竞争情报领域资金来源 | 第58页 |
5.3 加强竞争情报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 第58-59页 |
5.4 优化信息技术 | 第59-60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1-63页 |
6.1 结论 | 第61页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7页 |
个人简介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67-69页 |
致谢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