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大豆论文

大豆在铝毒等非生物逆境胁迫下qRT-PCR内参基因的评估及耐铝毒候选基因GmZFP3的功能分析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28页
    1 内参基因稳定性研究第12-18页
        1.1 基因表达量测定方法第12-13页
        1.2 qRT-PCR第13-16页
        1.3 内参基因第16-17页
        1.4 内参基因稳定性的分析方法第17-18页
    2 植物耐铝毒的相关研究进展第18-21页
        2.1 我国土壤铝毒概况第18-19页
        2.2 铝毒对植物的危害第19-20页
        2.3 植物的耐铝毒、解铝毒机制第20-21页
    3 锌指蛋白的相关进展研究第21-25页
        3.1 锌指蛋白第21-23页
        3.2 C2H2型锌指蛋白第23-24页
        3.3 植物中与耐铝毒相关的C2H2型锌指蛋白的研究进展第24-25页
    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25-28页
第二章 不同逆境胁迫下内参基因的稳定性研究第28-54页
    1 材料与试剂第28-29页
        1.1 实验材料第28页
        1.2 实验试剂第28页
        1.3 基本营养液第28页
        1.4 主要仪器设备第28-29页
    2 实验方法第29-34页
        2.1 候选内参基因的选择与引物设计第29页
        2.2 材料培养与胁迫处理方法第29-31页
        2.3 样品采集第31页
        2.4 植物总RNA提取第31页
        2.5 总RNA质量评估第31-32页
        2.6 cDNA第一条链的合成第32-33页
        2.7 qRT-PCR第33-34页
        2.8 基因扩增效率的测定和特异性检测第34页
        2.9 数据分析第34页
    3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4-51页
        3.1 大豆总RNA质量鉴定第34-35页
        3.2 熔解曲线分析第35-36页
        3.3 内参基因与目的基因标准曲线与扩增效率第36-37页
        3.4 内参基因在所有样品中的Cq值分布第37-38页
        3.5 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下内参基因的稳定性差异第38-50页
        3.6 GmALMT1和GmARI1的实例验证第50-51页
    4 讨论第51-54页
第三章 大豆C2H2型锌指蛋白基因GmZFP3的克隆与功能分析第54-76页
    1 实验材料和试剂第54-55页
        1.1 植物材料第54页
        1.2 质粒载体与菌株第54页
        1.3 主要试剂第54页
        1.4 主要仪器设备第54-55页
    2 实验方法第55-64页
        2.1 大豆GmZFP3基因的克隆第55-57页
        2.2 GmZFP3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57页
        2.3 亚细胞定位第57-60页
        2.4 GmZFP3两个基因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荧光定量分析第60-61页
        2.5 GmZFP3的基因功能验证第61-64页
    3 结果与分析第64-74页
        3.1 大豆基因GmZFP3的克隆第64-65页
        3.2 GmZFP3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65-67页
        3.3 GmZFP3基因过表达载体的构建第67-69页
        3.4 GmZFP3的亚细胞定位第69页
        3.5 GmZFP3在不同胁迫处理下的qRT-PCR分析第69-72页
        3.6 GmZFP3基因功能的研究第72-74页
    4 讨论第74-76页
全文结论第76-78页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0页
附录第90-94页
致谢第94页

论文共9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个发育阶段和两种温度条件下水稻种子活力QTL定位
下一篇:锌指蛋白SRZ1调控水稻非生物胁迫响应的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