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1.2 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3-15页 |
第2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15-29页 |
2.1 引言 | 第15页 |
2.2 Android平台安全 | 第15-21页 |
2.2.1 Android平台架构 | 第15-17页 |
2.2.2 Android平台安全机制 | 第17-20页 |
2.2.3 Android平台安全隐患 | 第20-21页 |
2.3 Android平台网络钓鱼行为检测技术 | 第21-25页 |
2.3.1 网络钓鱼攻击技术分析 | 第21-23页 |
2.3.2 网络钓鱼检测技术分析 | 第23-25页 |
2.4 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技术 | 第25-28页 |
2.4.1 基于静态特征的恶意软件检测 | 第25-27页 |
2.4.2 基于动态行为分析的恶意软件检测 | 第27-28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第3章 基于特征相似性的Android平台网络钓鱼检测技术研究 | 第29-42页 |
3.1 引言 | 第29页 |
3.2 钓鱼网页敏感特征分析 | 第29-32页 |
3.3 基于改进主动学习SVM的钓鱼网页检测算法 | 第32-36页 |
3.3.1 主动学习SVM算法-ASVM | 第32-33页 |
3.3.2 基于核空间距离聚类的训练样本选择 | 第33-34页 |
3.3.3 基于改进SVM主动学习算法的网页钓鱼检测算法-KSDCASVM | 第34-36页 |
3.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36-41页 |
3.4.1 实验方案 | 第36-38页 |
3.4.2 实验结果 | 第38-41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第4章 基于权限组合的Android恶意软件检测技术研究 | 第42-56页 |
4.1 引言 | 第42页 |
4.2 Android软件中权限组合频率分析 | 第42-47页 |
4.2.1 Android权限机制 | 第42-43页 |
4.2.2 Android权限组合黑名单 | 第43-47页 |
4.3 基于决策树判定的恶意软件检测算法 | 第47-51页 |
4.3.1 恶意权限组合特征选择 | 第47-49页 |
4.3.2 基于决策树的恶意软件检测算法 | 第49-51页 |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51-55页 |
4.4.1 实验方案 | 第51-53页 |
4.4.2 实验结果 | 第53-55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结论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1-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