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营改增”对国税系统征管工作的影响

提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2 研究意义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1-13页
        1.3.1 国外研究综述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综述第12-13页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4页
        1.4.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4.2 研究方法第14页
    1.5 创新点及不足第14-15页
        1.5.1 本文的创新点第14页
        1.5.2 本文的不足之处第14-15页
2“营改增”及税收征管的基本理论第15-18页
    2.1“营改增”的必要性第15-16页
        2.1.1 有利于消除重复征税第15页
        2.1.2 有利于发展促进第三产业第15-16页
        2.1.3 有利于发挥税收中性作用第16页
    2.2 税制改革与税收征管的关系第16页
    2.3 增值税的征收管理第16-17页
    2.4 关于“营改增”对征管工作影响的各种观点第17页
    2.5 本章小结第17-18页
3“营改增”国税征管现状第18-22页
    3.1 国税系统涉及“营改增”的相关机构及职能介绍第18-19页
    3.2“营改增”征管工作情况第19-20页
    3.3 本章小结第20-22页
4“营改增”对国税系统征管工作的影响——以某区国家税务局为例第22-33页
    4.1 国税税收收入任务形势严峻第22-24页
    4.2 征收管理“人少户多”第24-26页
        4.2.1 基层一线征管力量薄弱第24-25页
        4.2.2 窗口岗位工作压力凸显第25-26页
    4.3“营改增”业务难以全面掌握第26-27页
        4.3.1 业务真实性难以把握第26页
        4.3.2 行业判定存在困难第26页
        4.3.3 增值税优惠政策的适用存在难点第26-27页
        4.3.4 发票的管理存在问题第27页
    4.4 部分“营改增”纳税人税收遵从度有待提高第27-30页
        4.4.1 违规抵扣进项税额第27页
        4.4.2 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风险加大第27-28页
        4.4.3 代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难度增加第28-29页
        4.4.4 恶意隐瞒销售收入第29页
        4.4.5 出现大量走逃纳税人第29-30页
        4.4.6 差额扣除难以管理第30页
    4.5 国税系统现有征管条件不足第30-32页
        4.5.1 国税人员知识结构不均衡第30-31页
        4.5.2 征管信息系统效能尚未充分发挥第31-32页
    4.6 本章小结第32-33页
5 国际增值税征管经验借鉴及总结第33-37页
    5.1 国际增值税征管经验借鉴第33-35页
        5.1.1 法国增值税征管经验第33页
        5.1.2 德国增值税征管经验第33-34页
        5.1.3 英国增值税征管经验第34页
        5.1.4 韩国增值税征管经验第34-35页
        5.1.5 澳大利亚增值税征管经验第35页
    5.2 国际增值税征管经验总结第35-36页
        5.2.1 重视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广泛应用第35-36页
        5.2.2 提升税收宣传力度第36页
        5.2.3 进一步加大检查和执法力度第36页
    5.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6 国税系统应对“营改增”的建议第37-45页
    6.1 观念更新上做好“三结合”第37页
        6.1.1 依法行政与监督制约相结合第37页
        6.1.2 风险应对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第37页
        6.1.3 有限权力与明确责任相结合第37页
    6.2 组织管理上应实行分级分类管理第37-39页
        6.2.1 成立重点税源管理机构第38页
        6.2.2 重组一般税源管理职能第38-39页
    6.3 提高国税系统人员业务水平第39-40页
        6.3.1 精确廓清“营改增”范围第39页
        6.3.2 准确核定行业分类第39页
        6.3.3 创新行业税收管理的思维和方法第39页
        6.3.4 多渠道探索教育培训模式第39-40页
    6.4 依托宣传提升纳税人税收遵从度第40-41页
        6.4.1 宣传发票相关事宜推行风险告知制度第40-41页
            6.4.1.1 宣传发票相关事宜第40页
            6.4.1.2 推行风险告知制度第40-41页
        6.4.2 对增值税申报表进行细致讲解第41页
        6.4.3 资料宣传方便参阅第41页
    6.5 健全征管信息系统运用第41-42页
        6.5.1 加大数据采集及共享力度第41-42页
        6.5.2 强化数据应用管理第42页
        6.5.3 简化系统操作难度第42页
    6.6 加强后期核查管理第42-43页
        6.6.1 多点切入强化专用发票核查管理第42-43页
        6.6.2 重点突出加强对疑点企业的核查第43页
        6.6.3 纵向归纳加强对疑点行业的核查第43页
        6.6.4 以点带面关注稽查立案企业上下游第43页
    6.7 提升监控效率第43-44页
        6.7.1 简并监控项目实施动态跟踪第43页
        6.7.2 简化台账形式保障口径一致第43-44页
        6.7.3 利用信息平台挖掘数据价值第44页
    6.8 本章小结第44-45页
结论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9-50页
后记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不同科技创新模式下的税收优惠政策分析
下一篇:我国企业供应链融资的运作条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