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简写表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0-12页 |
资料与方法 | 第12-17页 |
一、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二、病例选择 | 第12-14页 |
(一)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1、西医诊断标准 | 第12-13页 |
2、中医诊断标准 | 第13页 |
(二)纳入标准 | 第13页 |
(三)排除标准 | 第13页 |
(四)剔除标准 | 第13页 |
(五)终止/中止实验标准 | 第13-14页 |
(六)病例来源及分组 | 第14页 |
三、治疗方案 | 第14-16页 |
(一)治疗组 | 第14页 |
(二)对照组 | 第14页 |
(三)疗程 | 第14页 |
(四)随访 | 第14页 |
(五)症状、体征评分、疗效判断标准 | 第14-16页 |
四、统计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结果分析 | 第17-27页 |
1. 一般资料 | 第17-19页 |
1.1.性别 | 第17-18页 |
1.2.年龄 | 第18-19页 |
1.3.患者病程时间长度 | 第19页 |
2.VAS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疗效比较 | 第19-22页 |
3.田中靖久量化表治疗组与对照组临床评分、疗效判定 | 第22-26页 |
4.安全性检测及观察 | 第26-27页 |
讨论 | 第27-34页 |
1.祖国传统医学对CSR的认识 | 第27-28页 |
2.现代医学的认识 | 第28-29页 |
2.1.颈椎病的病因、病理及病机 | 第28-29页 |
2.2.病理生理 | 第29页 |
3.清骨消刺颗粒构成及分析 | 第29-32页 |
3.1.单味药物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 | 第29-31页 |
3.2.单味中药的中医性味归经及功效主治 | 第31-32页 |
3.3.方义分析 | 第32页 |
3.4.西医药理 | 第32页 |
4.创新之处及其优势 | 第32-34页 |
结论 | 第34-35页 |
问题与展望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1 | 第36-38页 |
文献综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药治疗进展 | 第38-46页 |
一、病因病机 | 第38-39页 |
二、辨证治疗 | 第39页 |
三、外治疗法 | 第39-40页 |
四、手法治疗 | 第40-41页 |
五、针灸疗法 | 第41页 |
六、物理治疗 | 第41-42页 |
七、针刀疗法 | 第42页 |
八、综合疗法 | 第42-43页 |
九、小结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2 | 第44-46页 |
附录 | 第46-53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量化表(治疗前) | 第46-48页 |
神经根型颈椎病症状量化表(治疗后) | 第48-50页 |
药物包装盒 | 第50-51页 |
典型病例图片 | 第51-53页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