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6-8页 |
一、干支 | 第8-17页 |
1. 干支的产生 | 第8-9页 |
2. 干支纪时法 | 第9-11页 |
3. 千支的本义 | 第11-13页 |
4. 干支的天文学背景 | 第13-14页 |
5. 干支与阴阳五行相结合 | 第14-17页 |
二、中国古代以时为本的思想原点 | 第17-21页 |
1. 以时为本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思维方式 | 第17页 |
2. 内经中针刺侯气逢时思想 | 第17-19页 |
3. 总结 | 第19-21页 |
三、以子午流注为代表的传统时间针灸 | 第21-34页 |
1. 子午流注基本内容介绍 | 第21-22页 |
·子午流注产生的背景 | 第21页 |
·子午流注取穴方法 | 第21-22页 |
·子午流注的意义 | 第22页 |
2. 现代时间针法荟萃 | 第22-25页 |
3. 以干支为基础推演时间针法的特点及缺陷 | 第25-27页 |
4. 近十年子午流注临床研究综述 | 第27-34页 |
四、现代时间医学与针灸效应时间差异性研究 | 第34-40页 |
1. 目前时间生物医学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已有的成果主要是 | 第34-35页 |
2. 不同时间针刺效应研究 | 第35-37页 |
3. 传统时间针灸和时间生物学的异同 | 第37-39页 |
4. 展望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个人简历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