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临床学论文--医案、医话(临床经验)论文

仲景论治腹满的文献研究

目录第1-6页
中文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9页
综述一 腹满的历史沿革第9-10页
综述二 《金匮要略》腹满的研究现状第10-12页
 1 病因病机研究第10-11页
 2 辨证研究第11-12页
 3 治法研究第12页
综述三 腹诊的研究现状第12-15页
 1 张仲景腹诊研究第12-13页
 2 日本汉方腹诊研究第13-15页
前言第15页
一 仲景论治腹满的学术思想研究第15-37页
   ·腹满的涵义及腹满、腹胀、痞的辨析 #15.第15-16页
   ·腹满的证候第16-19页
     ·腹满的病位第16页
     ·腹满的性质第16-17页
       ·表里第16-17页
       ·寒热第17页
       ·虚实第17页
       ·邪气第17页
     ·腹满的兼症第17-19页
       ·伴心烦、卧起不安第18页
       ·伴不大便、谵语、手足躁、日晡潮热、气喘第18页
       ·伴发黄第18页
       ·伴腹硬痛第18页
       ·伴哕第18-19页
       ·伴下利第19页
       ·伴瘀血诸象第19页
       ·伴肠鸣第19页
       ·伴脉浮第19页
   ·腹满的病因第19-22页
     ·汗、吐、下后腹满第20页
     ·痰饮腹满第20页
     ·阳明本病腹满第20-21页
     ·二便不利腹满第21页
     ·宿食内积腹满第21页
     ·寒实内停腹满第21页
     ·脾阳虚腹满第21-22页
     ·瘀血腹满第22页
     ·寄生虫腹满第22页
     ·食物中毒腹满第22页
   ·腹满的病机第22-24页
     ·脏腑虚寒,气机不运第22-23页
     ·实邪壅滞,邪气内盛第23页
     ·肺气不利,通调失常第23页
     ·痰饮内停,气机阻滞第23-24页
   ·腹满的治疗第24-37页
     ·治法第24-25页
       ·温阳法第24页
       ·攻下法第24-25页
       ·涌吐法第25页
       ·活血通瘀法第25页
       ·温经散寒法第25页
       ·前后分消法第25页
     ·方药第25-37页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第26页
       ·理中丸第26-27页
       ·大承气汤、小承气汤、调胃承气汤第27-28页
       ·大陷胸汤第28-30页
       ·厚朴三物汤第30-31页
       ·厚朴七物汤第31页
       ·栀子厚朴汤第31页
       ·三物备急丸第31-32页
       ·茵陈蒿汤第32-33页
       ·大黄硝石汤第33页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加大黄汤第33-34页
       ·已椒苈黄丸第34-35页
       ·大黄蟅虫丸第35页
       ·枳实芍药散第35-36页
       ·温经汤第36页
       ·盐汤第36页
       ·硬糖汤第36页
       ·苦参苦酒汤、犀角散第36-37页
二 仲景论治腹满的学术特点第37-44页
   ·注重腹诊第37-40页
     ·中医腹诊源流与原理第37页
     ·张仲景腹诊研究第37-40页
       ·张仲景腹诊的部位第38页
       ·张仲景腹诊的内容第38-39页
       ·张仲景的辨证意义第39页
       ·张仲景腹诊的作用第39-40页
         ·辨病性,定治则第39-40页
         ·察邪气,辨病因第40页
   ·注重调理脾胃第40-41页
     ·实则阳明,着眼于内因的祛除第40-41页
     ·虚则太阴,立建中温脾补益法第41页
     ·匠心独具,于治疗中顾护胃气第41页
   ·注重辨别邪气第41-42页
   ·注重祛邪的途径第42-44页
     ·邪自呕吐而出第43页
     ·邪自下窍而解第43页
     ·邪自表汗而散第43-44页
三 后世对仲景学术思想的发展第44-47页
   ·理论的发展第44页
   ·诊断的发展第44-45页
   ·治法的发展第45-46页
   ·方药的发展第46-47页
四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5页
致谢第55-56页
个人简历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榄香烯乳注射液对化疗引起的易栓状态(血瘀证)的干预作用研究
下一篇:干支纪时与以子午流注学说为代表的传统时间针灸关系的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