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选题意义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1-15页 |
1.2.1 边坡桥基合理位置评估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边坡稳定性分析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5页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第15-18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第2章 赤水河大桥桥基岸坡工程地质特征 | 第18-27页 |
2.1 工程概况 | 第18-19页 |
2.2 区域工程地质特征 | 第19-26页 |
2.2.1 地形地貌 | 第19-20页 |
2.2.2 地层岩性 | 第20-22页 |
2.2.3 地质构造 | 第22-24页 |
2.2.4 水文地质条件 | 第24页 |
2.2.5 不良地质 | 第24-26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26-27页 |
第3章 赤水河大桥岸坡坡体结构稳定性分析 | 第27-43页 |
3.1 基于GIS的岸坡坡体形态特征分析 | 第27-30页 |
3.1.1 地貌特征概述 | 第27-28页 |
3.1.2 地形地貌GIS空间分析 | 第28-30页 |
3.2 岩体结构面特征分析 | 第30-34页 |
3.2.1 贵州岸岸坡岩体结构面特征 | 第30-32页 |
3.2.2 四川岸岸坡岩体结构面特征 | 第32-34页 |
3.3 岸坡变形破坏模式分析 | 第34-37页 |
3.3.1 潜在破坏范围 | 第34-35页 |
3.3.2 破坏模式分析 | 第35-37页 |
3.4 基于赤平投影的岸坡稳定性分析 | 第37-42页 |
3.4.1 赤平极射投影理论 | 第37-38页 |
3.4.2 贵州岸岸坡结构面稳定性分析 | 第38-40页 |
3.4.3 四川岸岸坡结构而稳定性分析 | 第40-4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4章 赤水河大桥岸坡桥基工程安全位置分析 | 第43-58页 |
4.1 自然岸坡稳定坡角的计算 | 第43-50页 |
4.1.1 计算理论 | 第43-44页 |
4.1.2 贵州岸自然稳定坡角 | 第44-47页 |
4.1.3 四川岸自然稳定坡角 | 第47-50页 |
4.2 荷载作用下桥基安全距离的计算 | 第50-57页 |
4.2.1 计算理论 | 第50-52页 |
4.2.2 贵州岸桥基安全距离 | 第52-55页 |
4.2.3 四川岸桥基安全距离 | 第55-57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5章 赤水河特大桥桥基岸坡有限元分析 | 第58-70页 |
5.1 计算模型和计算参数 | 第58-59页 |
5.2 赤水河大桥四川岸岸坡稳定性二维有限元分析 | 第59-66页 |
5.2.1 天然状态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 第59-60页 |
5.2.2 主塔开挖条件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 第60-62页 |
5.2.3 桥梁主塔和隧道锚荷载作用下岸坡稳定性分析 | 第62-64页 |
5.2.4 软弱夹层对隧道锚的影响 | 第64-66页 |
5.3 赤水河大桥四川岸岸坡稳定性三维有限元分析 | 第66-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