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精度对机械密封环的影响分析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9页 |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机械密封技术的应用 | 第12-13页 |
1.3 机械密封密封性能的研究 | 第13-15页 |
1.4 过盈连接公差对其密封性能影响研究 | 第15-17页 |
1.5 蠕变变形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1.6 目前存在问题与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2章 几何公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19-35页 |
2.1 镶装式密封环整体结构 | 第19-20页 |
2.2 密封环的有限元模型 | 第20-22页 |
2.2.1 建模方式 | 第20-21页 |
2.2.2 动环组件模型的建立 | 第21页 |
2.2.3 接触单元类型及接触方式的选择 | 第21-22页 |
2.3 理想过盈动环组件的分析 | 第22-25页 |
2.3.1 最大过盈状态下动环组件的分析 | 第22-23页 |
2.3.2 最小过盈状态下动环组件的分析 | 第23-25页 |
2.4 尺寸公差分布对密封影响分析 | 第25-31页 |
2.4.1 配合面上的尺寸分布状态 | 第25-26页 |
2.4.2 工况1尺寸分布状态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26-27页 |
2.4.3 工况2尺寸分布状态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27-28页 |
2.4.4 工况3尺寸分布状态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28-29页 |
2.4.5 工况4尺寸分布状态的计算结果分析 | 第29-30页 |
2.4.6 四种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对比 | 第30-31页 |
2.5 改进措施及分析结果 | 第31-34页 |
2.5.1 工况1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页 |
2.5.2 工况2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 | 第31-32页 |
2.5.3 工况3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 | 第32-33页 |
2.5.4 工况4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 | 第33页 |
2.5.5 四种工况改进结果对比 | 第33-3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第3章 圆柱度误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 | 第35-48页 |
3.1 圆柱度公差影响分析模型的建立 | 第35-37页 |
3.2 形位公差对密封影响分析结果 | 第37-43页 |
3.2.1 工况1计算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3.2.2 工况2计算结果分析 | 第40-41页 |
3.2.3 工况3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页 |
3.2.4 工况4计算结果分析 | 第41-42页 |
3.2.5 四种工况的分析结果对比 | 第42-43页 |
3.3 改进措施及分析结果 | 第43-46页 |
3.3.1 工况1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3.3.2 工况2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页 |
3.3.3 工况3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4-45页 |
3.3.4 工况4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 | 第45-46页 |
3.3.5 改进结果对比 | 第46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4章 蠕变变形对动环组件密封性能的影响 | 第48-75页 |
4.1 石墨材料的蠕变行为 | 第48-49页 |
4.2 蠕变分析的基本理论 | 第49-52页 |
4.2.1 一维应力蠕变理论 | 第49-51页 |
4.2.2 多维应力蠕变理论 | 第51-52页 |
4.3 有限元算法计算蠕变数值解 | 第52-53页 |
4.4 ANSYS蠕变分析模型 | 第53-55页 |
4.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55-61页 |
4.5.1 确定蠕变模型 | 第55-57页 |
4.5.2 理想过盈状态的蠕变分析 | 第57-61页 |
4.5.3 理想过盈状态的蠕变分析总结 | 第61页 |
4.6 极限尺寸状态下的蠕变分析 | 第61-73页 |
4.6.1 工况1尺寸状态的蠕变分析 | 第61-63页 |
4.6.2 工况2尺寸状态的蠕变分析 | 第63-66页 |
4.6.3 工况3尺寸状态的蠕变分析 | 第66-69页 |
4.6.4 工况4尺寸状态的蠕变分析 | 第69-71页 |
4.6.5 极限尺寸状态下蠕变分析对比 | 第71-73页 |
4.7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结论 | 第75-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