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机械、仪表工业论文--机械零件及传动装置论文--其他机械元件论文

装配精度对机械密封环的影响分析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2-19页
    1.1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机械密封技术的应用第12-13页
    1.3 机械密封密封性能的研究第13-15页
    1.4 过盈连接公差对其密封性能影响研究第15-17页
    1.5 蠕变变形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6 目前存在问题与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8页
    1.7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2章 几何公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第19-35页
    2.1 镶装式密封环整体结构第19-20页
    2.2 密封环的有限元模型第20-22页
        2.2.1 建模方式第20-21页
        2.2.2 动环组件模型的建立第21页
        2.2.3 接触单元类型及接触方式的选择第21-22页
    2.3 理想过盈动环组件的分析第22-25页
        2.3.1 最大过盈状态下动环组件的分析第22-23页
        2.3.2 最小过盈状态下动环组件的分析第23-25页
    2.4 尺寸公差分布对密封影响分析第25-31页
        2.4.1 配合面上的尺寸分布状态第25-26页
        2.4.2 工况1尺寸分布状态的计算结果分析第26-27页
        2.4.3 工况2尺寸分布状态的计算结果分析第27-28页
        2.4.4 工况3尺寸分布状态的计算结果分析第28-29页
        2.4.5 工况4尺寸分布状态的计算结果分析第29-30页
        2.4.6 四种工况下的计算结果对比第30-31页
    2.5 改进措施及分析结果第31-34页
        2.5.1 工况1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第31页
        2.5.2 工况2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第31-32页
        2.5.3 工况3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第32-33页
        2.5.4 工况4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第33页
        2.5.5 四种工况改进结果对比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3章 圆柱度误差对密封性能的影响分析第35-48页
    3.1 圆柱度公差影响分析模型的建立第35-37页
    3.2 形位公差对密封影响分析结果第37-43页
        3.2.1 工况1计算结果分析第37-40页
        3.2.2 工况2计算结果分析第40-41页
        3.2.3 工况3计算结果分析第41页
        3.2.4 工况4计算结果分析第41-42页
        3.2.5 四种工况的分析结果对比第42-43页
    3.3 改进措施及分析结果第43-46页
        3.3.1 工况1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第43-44页
        3.3.2 工况2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第44页
        3.3.3 工况3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第44-45页
        3.3.4 工况4的改进计算结果分析第45-46页
        3.3.5 改进结果对比第46页
    3.4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4章 蠕变变形对动环组件密封性能的影响第48-75页
    4.1 石墨材料的蠕变行为第48-49页
    4.2 蠕变分析的基本理论第49-52页
        4.2.1 一维应力蠕变理论第49-51页
        4.2.2 多维应力蠕变理论第51-52页
    4.3 有限元算法计算蠕变数值解第52-53页
    4.4 ANSYS蠕变分析模型第53-55页
    4.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第55-61页
        4.5.1 确定蠕变模型第55-57页
        4.5.2 理想过盈状态的蠕变分析第57-61页
        4.5.3 理想过盈状态的蠕变分析总结第61页
    4.6 极限尺寸状态下的蠕变分析第61-73页
        4.6.1 工况1尺寸状态的蠕变分析第61-63页
        4.6.2 工况2尺寸状态的蠕变分析第63-66页
        4.6.3 工况3尺寸状态的蠕变分析第66-69页
        4.6.4 工况4尺寸状态的蠕变分析第69-71页
        4.6.5 极限尺寸状态下蠕变分析对比第71-73页
    4.7 本章小结第73-75页
结论第75-78页
参考文献第78-8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得的科研成果第82-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航空发动机机匣高效加工工艺研究与实践
下一篇:湖北省建筑碳排放情景预测与峰值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