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4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二章 研究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2.1 相关概念解读 | 第15-16页 |
2.1.1 基层公务员 | 第15页 |
2.1.2 绩效工资 | 第15-16页 |
2.1.3 激励 | 第16页 |
2.2 相关理论 | 第16-20页 |
2.2.1 人性假设理论 | 第16-17页 |
2.2.2 需求层次理论 | 第17-18页 |
2.2.3 公平理论 | 第18-19页 |
2.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第19-20页 |
第三章 优化基层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20-33页 |
3.1 优化原工商河东分局基层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调查分析 | 第20-25页 |
3.1.1 调查目的和调查形式 | 第20页 |
3.1.2 调查问卷的设计和发放 | 第20页 |
3.1.3 调查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第20-25页 |
3.2 优化基层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必要性 | 第25-28页 |
3.2.1 公务员工资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2.2 阳光工资后激励机制弱化 | 第27-28页 |
3.3 优化基层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可行性 | 第28-33页 |
3.3.1 国外公务员绩效工资改革提供参考借鉴 | 第28页 |
3.3.2 职位分类制度为推行绩效工资奠定基础 | 第28-29页 |
3.3.3 考核制度为推行绩效工资提供保障 | 第29-30页 |
3.3.4 政府财政收入为优化绩效工资提供资源 | 第30-31页 |
3.3.5 电子政务为优化绩效工资提供技术支撑 | 第31-33页 |
第四章 国外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基本情况及启示 | 第33-39页 |
4.1 国外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基本情况 | 第33-36页 |
4.1.1 美国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 | 第33-34页 |
4.1.2 英国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 | 第34-35页 |
4.1.3 法国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 | 第35-36页 |
4.2 国外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对我国的启示 | 第36-39页 |
4.2.1 政府行政改革中新公共管理理论的提出和应用 | 第36页 |
4.2.2 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不同实施方式和范围 | 第36-37页 |
4.2.3 绩效工资发放采用绩效加薪与年度奖金相结合的方式 | 第37页 |
4.2.4 根据实际确定绩效工资管理的授权程度 | 第37页 |
4.2.5 科学制定公务员绩效评价的体系及标准 | 第37-38页 |
4.2.6 建立起完备的保障机制 | 第38-39页 |
第五章 优化基层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措施建议 | 第39-49页 |
5.1 优化基层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应遵循的原则 | 第39-41页 |
5.1.1 公平性原则 | 第39页 |
5.1.2 差异性原则 | 第39页 |
5.1.3 竞争性原则 | 第39-40页 |
5.1.4 平衡性原则 | 第40页 |
5.1.5 协调性原则 | 第40-41页 |
5.2 优化基层公务员绩效工资激励机制的措施 | 第41-44页 |
5.2.1 建立科学的工资分配体系 | 第41-42页 |
5.2.2 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42-43页 |
5.2.3 营造良好的激励氛围 | 第43页 |
5.2.4 制定合理的差别性激励方案 | 第43-44页 |
5.3 优化实例:原工商河东分局公务员绩效工资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44-49页 |
5.3.1 原工商河东分局部门绩效考核内容 | 第45-46页 |
5.3.2 原工商河东分局工作人员绩效考核内容 | 第46-48页 |
5.3.3 原工商河东分局公务员绩效工资结构 | 第48-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附录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