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铁路运输管理工程论文--车站及枢纽论文--编组站论文

基于集群资源的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优化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论文的背景与意义第11-13页
        1.1.1 论文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8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论文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8-21页
        1.3.1 论文主要内容第18-19页
        1.3.2 技术路线第19-21页
第2章 综合自动化编组站系统集群资源分析第21-34页
    2.1 编组站自动化系统分析第21-23页
        2.1.1 基于自动化集成的CIPS系统第21-22页
        2.1.2 CIPS系统对编组站流程及资源的管控第22-23页
        2.1.3 SAM系统对编组站作业及资源的管控第23页
    2.2 编组站的集群资源分析第23-27页
        2.2.1 集群资源概述第23-25页
        2.2.2 编组站的集群调度资源构成第25-27页
    2.3 编组站子系统资源分析第27-32页
        2.3.1 编组站资源节点第27-30页
        2.3.2 编组站集群资源间的关系第30-32页
    2.4 编组站资源利用与调度计划的融合第32-34页
第3章 编组站到解系统及其分析第34-42页
    3.1 编组站到解系统及其设备资源第34-35页
        3.1.1 编组站到解系统描述第34页
        3.1.2 编组站到解系统设备资源第34-35页
    3.2 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分析第35-38页
        3.2.1 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内容第35-36页
        3.2.2 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过程第36-37页
        3.2.3 驼峰调车工作分析第37-38页
    3.3 编组站到解系统作业效率分析第38-42页
        3.3.1 到解系统作业关系及效率影响因素第38-39页
        3.3.2 到解系统内作业间的配合第39页
        3.3.3 到解系统之间的协调第39-41页
        3.3.4 提高到解系统之间协调的方式第41-42页
第4章 基于集群资源的编组站驼峰解体优化模型研究第42-62页
    4.1 车列驼峰解体顺序确定原则第42-43页
    4.2 不考虑资源的驼峰解体作业模型建立第43-48页
    4.3 基于蚁群算法的模型求解第48-51页
        4.3.1 驼峰解体顺序的蚁群算法设计第48-50页
        4.3.2 驼峰解体顺序的蚁群算法求解策略第50-51页
    4.4 编组站的集群资源调度策略第51-53页
        4.4.1 调度优化中的随机因素第51-52页
        4.4.2 编组站的集群调度策略第52-53页
    4.5 基于集群资源的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优化研究第53-55页
        4.5.1 资源的考虑第53-54页
        4.5.2 模型的调整第54页
        4.5.3 模型的建立第54-55页
    4.6 基于集群资源的编组站驼峰解体作业优化模型的算法第55-62页
        4.6.1 多目标问题的概述与算法第55-57页
        4.6.2 目标函数的处理第57页
        4.6.3 基于遗传算法的模型求解第57-62页
第5章 实例分析第62-68页
    5.1 实例描述第62-63页
    5.2 实例求解第63-66页
    5.3 结果分析第66-67页
    5.4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结论第68-70页
致谢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大跨双线客专铁路连续钢桁梁桥静动力性能和节点详细应力计算分析
下一篇:铁路机车车辆驾驶人员资格考试管理系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