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3-21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20页 |
1.2.3 既有研究评析 | 第20-21页 |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1.3.1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第21-22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22-23页 |
第2章 制度反腐与中国共产党纪律建设概述 | 第23-33页 |
2.1 制度反腐的内涵 | 第23-26页 |
2.1.1 制度、腐败的概念 | 第23-24页 |
2.1.2 制度反腐的内涵 | 第24-26页 |
2.2 党的纪律的概念 | 第26-28页 |
2.2.1 党的纪律 | 第26-27页 |
2.2.2 党的纪律与党内法规 | 第27-28页 |
2.3 制度反腐与党纪建设 | 第28-33页 |
2.3.1 加强党纪建设是制度反腐的题中之意 | 第29-31页 |
2.3.2 制度反腐视角下党纪建设的内容 | 第31-33页 |
第3章 制度反腐视角下的中国共产党党纪建设历程 | 第33-48页 |
3.1 萌芽与探索:中国共产党成立至新中国成立前 | 第33-35页 |
3.1.1 反腐败纪律规范的早期探索 | 第33-34页 |
3.1.2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构的初步创立 | 第34-35页 |
3.2 曲折中前进: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 | 第35-37页 |
3.2.1 建国早期的纪律建设 | 第35-36页 |
3.2.2 党的纪律检查机关的重建与取消 | 第36-37页 |
3.3 转折与发展:改革开放至中共十八大前 | 第37-40页 |
3.3.1 重视党规党纪的反腐作用 | 第37-39页 |
3.3.2 党的纪律检查机构的恢复与发展 | 第39-40页 |
3.4 升级与强化:中共十八大以后 | 第40-45页 |
3.4.1 将纪律挺在前面 | 第41-43页 |
3.4.2 纪律检查机关的职能强化 | 第43-45页 |
3.5 制度反腐视角下的党纪建设历史经验 | 第45-48页 |
3.5.1 以制度反腐理念引领纪律建设 | 第45-46页 |
3.5.2 与时俱进实现有纪可依 | 第46-47页 |
3.5.3 狠抓落实树立纪律权威 | 第47-48页 |
第4章 制度反腐视角下中国共产党党纪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8-57页 |
4.1 主要问题 | 第48-54页 |
4.1.1 反腐败党内法规体系化程度不高 | 第48-50页 |
4.1.2 党纪国法关系存在不协调 | 第50-52页 |
4.1.3 执纪力度在自上而下层级传递中的边际衰减 | 第52-53页 |
4.1.4 纪律检查机关自身监督的困境 | 第53-54页 |
4.2 原因分析 | 第54-57页 |
4.2.1 制度变迁中的固有缺陷 | 第54-55页 |
4.2.2 制度反腐意识较为淡薄 | 第55页 |
4.2.3 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机制不完善 | 第55-57页 |
第5章 制度反腐视角下加强中国共产党党纪建设的路径 | 第57-65页 |
5.1 进一步强化制度反腐意识 | 第57-58页 |
5.2 完善反腐败党纪的制度供给 | 第58-59页 |
5.3 进一步理顺党纪国法关系 | 第59-61页 |
5.4 提高党纪的执行力 | 第61-62页 |
5.5 加强对纪律检查机关的监督 | 第62-63页 |
5.6 发挥党员群众在纪律建设中的作用 | 第63-65页 |
结论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