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13-14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14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关于PPP模式绩效评价的文献综述 | 第15页 |
1.2.2 关于PPP模式的文献综述 | 第15-17页 |
1.2.3 PPP模式文献简要评述 | 第17-18页 |
1.3 研究的目的、内容、以及重难点 | 第18-19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8页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3.3 研究的方法 | 第19页 |
1.3.4 工作的重点 | 第19页 |
1.3.5 工作的难点 | 第19页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9-27页 |
1.4.1 PPP模式 | 第19-21页 |
1.4.2 长株潭一体化 | 第21-25页 |
1.4.3 PPP项目绩效评价 | 第25-27页 |
第2章 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绩效评价理论基础 | 第27-30页 |
2.1 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绩效评价必要性 | 第27-28页 |
2.1.1 运用绩效评价结果有利于完善项目运作 | 第27页 |
2.1.2 绩效评价体系是项目奖惩机制的基础 | 第27-28页 |
2.2 PPP项目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第28-30页 |
2.2.1 公共物品理论——PPP绩效评价的基础 | 第28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PPP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第28-29页 |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PPP项目绩效评估的内在要求 | 第29-30页 |
第3章 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绩效评价体构建 | 第30-39页 |
3.1 绩效评价指标的设计 | 第30-32页 |
3.2 AHP层次分析法 | 第32-34页 |
3.3 运用AHP层次法进行系统分析 | 第34-39页 |
3.3.1 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第34-35页 |
3.3.2 权重系数的计算与检验 | 第35-37页 |
3.3.3 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绩效评价指标权重结果分析 | 第37-39页 |
第4章 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绩效评价案例分析 | 第39-54页 |
4.1 选择长沙磁浮项目作为示范案例的原因 | 第39-40页 |
4.1.1 长沙磁浮项目是“长株潭磁浮项目”的重要组成成分 | 第39页 |
4.1.2 湖南省省内标杆性项目 | 第39-40页 |
4.1.3 资料数据可获取性 | 第40页 |
4.2 “长沙磁浮项目”概况 | 第40-42页 |
4.2.1 长沙磁浮项目背景 | 第40页 |
4.2.2 长沙磁浮项目基本情况 | 第40页 |
4.2.3 长沙磁浮项目的参与主体 | 第40-42页 |
4.3 长沙磁浮项目的具体运作 | 第42-48页 |
4.3.1 物有所值评价 | 第43-44页 |
4.3.2 财政承受能力评估 | 第44-45页 |
4.3.3 融资结构设计 | 第45页 |
4.3.4 风险分担机制 | 第45-47页 |
4.3.5 长沙磁浮项目的回报机制 | 第47-48页 |
4.4 长沙磁浮项目绩效分析 | 第48-49页 |
4.5 长沙磁浮项目的优势 | 第49-51页 |
4.5.1 工程按时完工、建设效率高 | 第50页 |
4.5.2 融资结构合理,资金效率高 | 第50页 |
4.5.3 良好运营维护能力 | 第50-51页 |
4.5.4 项目良好的质量、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 | 第51页 |
4.6 长沙磁浮项目的不足 | 第51-52页 |
4.6.1 融资方式单一、成本高 | 第51页 |
4.6.2 风险分担与控制能力有待提高 | 第51-52页 |
4.6.3 长沙磁浮项目辐射范围有限 | 第52页 |
4.7 长沙磁浮与长株潭一体化 | 第52-54页 |
4.7.1 长沙磁浮项目将助力长株潭产业升级 | 第52-53页 |
4.7.2 长沙磁浮项目将助力长株潭交通一体化 | 第53页 |
4.7.3 长沙磁浮项目将探索长株潭一体化的融资新模式 | 第53-54页 |
第5章 长株潭一体化建设推行PPP模式的对策建议 | 第54-58页 |
5.1 加大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的推动力度 | 第54-55页 |
5.1.1 建立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库 | 第54页 |
5.1.2 建立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基金 | 第54-55页 |
5.1.3 提高长株潭政府公信力,保障PPP项目扶持政策连贯性 | 第55页 |
5.2 完善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运作的内部制度 | 第55-58页 |
5.2.1 健全长株潭地区的中介服务体系 | 第55-56页 |
5.2.2 健全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机制 | 第56页 |
5.2.3 健全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收益分配机制 | 第56-57页 |
5.2.4 完善长株潭一体化PPP项目利益补偿机制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3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