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分析化学论文

几种新型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应用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缩略语第9-15页
1 绪论第15-38页
    1.1 荧光的发现及发展第15-16页
    1.2 荧光产生和淬灭的机理第16-17页
    1.3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结构及类型第17-20页
        1.3.1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结构第17页
        1.3.2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类型第17-20页
    1.4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设计方法第20-22页
    1.5 小分子荧光探针的信号传递机理第22-28页
    1.6 几种功能性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第28-36页
        1.6.1 检测Fe~(3+)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第28-31页
        1.6.2 检测GSH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第31-33页
        1.6.3 检测Cys荧光探针的研究现状第33-36页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第36-37页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第37-38页
2 基于罗丹明B和IR780双发色体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检测Fe~(3+)性能研究第38-56页
    2.1 引言第38-39页
    2.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39-41页
        2.2.1 实验仪器第39-40页
        2.2.2 实验试剂第40-41页
    2.3 实验部分第41-44页
        2.3.1 IRRDM探针的合成路线第41页
        2.3.2 IRRDM探针的制备第41-42页
        2.3.3 光谱性能测试溶液的配制第42-43页
        2.3.4 探针的光谱性能测试第43页
        2.3.5 探针响应速率的计算第43页
        2.3.6 探针检测限的计算第43-44页
        2.3.7 探针细胞成像实验第4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44-55页
        2.4.1 pH对IRRDM探针检测稳定性的影响第44-45页
        2.4.2 IRRDM探针的选择性研究第45-47页
        2.4.3 IRRDM探针对Fe~(3+)响应动力学研究第47-49页
        2.4.4 IRRDM探针对Fe~(3+)的定量分析第49-52页
        2.4.5 IRRDM探针检测Fe~(3+)的机理研究第52-53页
        2.4.6 IRRDM探针在细胞中的应用第53-55页
    2.5 结果小结第55-56页
3 基于罗丹明B单发色体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检测Fe~(3+)性能研究第56-73页
    3.1 引言第56页
    3.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56-57页
        3.2.1 实验仪器第56页
        3.2.2 实验试剂第56-57页
    3.3 实验部分第57-60页
        3.3.1 RDBSF探针的合成路线第57-58页
        3.3.2 RDBSF探针的制备第58-59页
        3.3.3 光谱性能测试溶液的配制第59页
        3.3.4 探针的光谱性能测试第59页
        3.3.5 探针检测限的计算第59页
        3.3.6 探针与离子结合常数的计算第59-60页
        3.3.7 探针与离子配位比例的测定第60页
        3.3.8 探针细胞成像实验第60页
    3.4 结果与讨论第60-71页
        3.4.1 pH对RDBSF探针检测稳定性的影响第60-61页
        3.4.2 RDBSF探针的选择性研究第61-63页
        3.4.3 RDBSF探针与Fe~(3+)的响应时间研究第63-64页
        3.4.4 RDBSF探针对Fe~(3+)的定量分析第64-66页
        3.4.5 RDBSF与Fe~(3+)配位产物的稳定性研究第66页
        3.4.6 RDBSF探针检测Fe~(3+)的机理研究第66-70页
        3.4.7 RDBSF探针在细胞中的应用第70-71页
    3.5 结果小结第71-73页
4 基于罗丹明B单发色体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检测GSH性能研究第73-87页
    4.1 引言第73-74页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74页
        4.2.1 实验仪器第74页
        4.2.2 实验试剂第74页
    4.3 实验部分第74-76页
        4.3.1 RDMBM探针的合成路线第74-75页
        4.3.2 RDMBM探针的制备第75-76页
        4.3.3 光谱性能测试溶液的配制第76页
        4.3.4 探针的光谱性能测试第76页
        4.3.5 探针检测限的计算第76页
        4.3.6 探针的细胞成像实验第76页
    4.4 结果与讨论第76-85页
        4.4.1 pH对RDMBM探针检测稳定性的影响第76-77页
        4.4.2 RDMBM探针的选择性研究第77-79页
        4.4.3 RDMBM探针与GSH的响应时间研究第79-80页
        4.4.4 RDMBM探针对GSH的定量分析第80-83页
        4.4.5 RDMBM探针检测GSH的机理研究第83-84页
        4.4.6 RDMBM探针在细胞中的应用第84-85页
    4.5 结果小结第85-87页
5 基于IR780发色体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检测GSH性能研究第87-112页
    5.1 引言第87页
    5.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87-88页
        5.2.1 实验仪器第87页
        5.2.2 实验试剂第87-88页
    5.3 实验方法第88-91页
        5.3.1 RDPSM探针的合成路线第88-89页
        5.3.2 RDPSM探针的制备第89-90页
        5.3.3 光谱性能测试溶液的配制第90页
        5.3.4 探针的光谱性能测试第90页
        5.3.5 探针检测限的计算第90页
        5.3.6 探针与离子结合常数的计算第90-91页
        5.3.7 探针与离子配位比例的测定第91页
        5.3.8 荧光探针细胞成像实验第91页
    5.4 结果与讨论第91-110页
        5.4.1 IRPSM探针对离子的检测性能研究第91-100页
        5.4.2 IRPSM探针对氨基酸的检测性能研究第100-109页
        5.4.3 IRPSM探针在细胞中的应用第109-110页
    5.5 结果小结第110-112页
6 基于荧光素和罗丹明B双发色体探针的设计、合成及其检测Cys性能研究第112-126页
    6.1 引言第112-113页
    6.2 实验仪器及试剂第113页
        6.2.1 实验仪器第113页
        6.2.2 实验试剂第113页
    6.3 实验部分第113-116页
        6.3.1 TRDM-F探针的合成路线第113-114页
        6.3.2 TRDM-F探针的制备第114-115页
        6.3.3 光谱性能测试溶液的配制第115页
        6.3.4 探针的光谱性能测试第115页
        6.3.5 探针检测限的计算第115页
        6.3.6 探针的细胞成像实验第115-116页
    6.4 结果与讨论第116-124页
        6.4.1 pH对TRDM-F探针检测稳定性的影响第116-117页
        6.4.2 TRDM-F探针的选择性研究第117-119页
        6.4.3 TRDM-F探针与Cys的响应时间研究第119-120页
        6.4.4 TRDM-F探针对Cys的定量分析第120-123页
        6.4.5 TRDM-F探针检测Cys的机理研究第123页
        6.4.6 TRDM-F探针在细胞中的应用第123-124页
    6.5 本章小结第124-126页
7 结语第126-129页
    7.1 结论第126-127页
    7.2 本论文创新点第127页
    7.3 展望第127-129页
参考文献第129-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第145-146页
附录部分化合物结构表征附图第146-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糖基嵌段共聚物的RAFT合成、性能及应用研究
下一篇:索拉胶生物合成相关基因及索拉胶寡糖制备技术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