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10页 |
一、离婚扶养制度概述 | 第10-17页 |
(一) 离婚扶养制度的含义 | 第10-13页 |
(二) 离婚抚养制度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 第13-15页 |
1. 离婚扶养制度与离婚经济帮助制度的比较 | 第13-14页 |
2. 离婚扶养制度和离婚赔偿制度的比较 | 第14-15页 |
(三) 离婚扶养制度的历史 | 第15-17页 |
二、离婚扶养制度的理论依据 | 第17-19页 |
(一) “夫妻扶养义务延伸”说 | 第17-18页 |
(二) “夫妻扶养义务延伸之否定”说 | 第18-19页 |
1. 道义责任说 | 第18页 |
2. 派生责任说 | 第18页 |
3. 善后措施说 | 第18-19页 |
(三) 两种观点对比分析及本人的观点 | 第19页 |
三、我国离婚扶养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19-20页 |
(一) 我国离婚扶养制度的现状 | 第19-20页 |
(二) 我国离婚扶养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20页 |
四、域外离婚扶养制度立法现状及借鉴意义 | 第20-25页 |
(一) 大陆法系国家离婚扶养制度 | 第20-22页 |
1. 法国离婚扶养制度 | 第20-21页 |
2. 德国的离婚扶养制度 | 第21-22页 |
(二) 英美法系国家离婚扶养制度 | 第22-23页 |
1. 美国的离婚扶养制度 | 第22页 |
2. 英国的离婚扶养制度 | 第22-23页 |
(三) 主要华语地区离婚扶养制度 | 第23-24页 |
1. 香港地区的离婚扶养制度 | 第23页 |
2. 澳门地区的离婚扶养制度 | 第23页 |
3. 中国台湾地区的法律规定 | 第23-24页 |
(四) 以上国家和地区离婚扶养制度的借鉴意义 | 第24-25页 |
1. 离婚扶养制度应是一种具有强制力的法定义务 | 第24页 |
2. 货币支付形式是主流 | 第24页 |
3. 定期给付是主流 | 第24-25页 |
4. 扶养义务终结的条件约定比较明确 | 第25页 |
五、完善我国离婚扶养制度的建议 | 第25-28页 |
(一) 以“夫妻扶养义务延伸”说建立离婚扶养制度 | 第25页 |
(二) 明确离婚扶养制度的适用条件 | 第25-26页 |
1. 一方对另一方的生活困难的产生原因存在过错责任的 | 第25-26页 |
2. 一方因对家庭共同事务承担责任而造成生活困难 | 第26页 |
3. 绝对无过错离婚导致的生活困难 | 第26页 |
(三) 离婚扶养的形式 | 第26-28页 |
1. 一次性货币给付形式或设立固定期限的定期给付方式 | 第26-27页 |
2. 货币或实物给付应为扶养的给付方式 | 第27页 |
3. 离婚扶养义务的额度应以离婚时夫妻共有的财物总额为限 | 第27-28页 |
结论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致谢 | 第32-33页 |
研究生履历 | 第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