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引言 | 第9-10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27页 |
1.1 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原理 | 第10-15页 |
1.1.1 双电层电容器 | 第12-14页 |
1.1.2 赝电容电容器 | 第14-15页 |
1.2 超级电容器常用的电极材料 | 第15-20页 |
1.2.1 电层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第15-17页 |
1.2.2 赝电容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17-20页 |
1.3 聚苯胺/石墨烯复合电极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3.1 原位化学氧化聚合法 | 第20-21页 |
1.3.2 原位电聚合法 | 第21-22页 |
1.3.3 自组装聚合法 | 第22页 |
1.3.4 界面聚合法 | 第22-23页 |
1.4 超级电容器的其他组成部分 | 第23-25页 |
1.4.1 电解质 | 第24-25页 |
1.4.2 集流体 | 第25页 |
1.5 超级电容器的评价 | 第25-26页 |
1.6 本论文的思路以及研究内容 | 第26-27页 |
2 实验部分 | 第27-33页 |
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27-28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27-28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28页 |
2.2 表征方法 | 第28-33页 |
2.2.1 紫外可见吸光光度计(UV-vis) | 第28-29页 |
2.2.2 X射线衍射仪(XRD) | 第29页 |
2.2.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9页 |
2.2.4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9页 |
2.2.5 激光显微拉曼光谱仪(Raman) | 第29-30页 |
2.2.6 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 | 第30页 |
2.2.7 电化学测试 | 第30-33页 |
3 聚苯胺与石墨烯复合网络结构的构筑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33-50页 |
3.1 前言 | 第33-34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4-36页 |
3.2.1 氧化石墨的制备 | 第34页 |
3.2.2 以植酸为交联剂的聚苯胺/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34-35页 |
3.2.3 电极片的制备及组装 | 第35-36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6-49页 |
3.3.1 植酸对于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36-41页 |
3.3.2 GO的还原时间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第41-43页 |
3.3.3 聚苯胺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 | 第43-46页 |
3.3.4 聚合时间对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3.3.5 复合材料的循环稳定性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聚苯胺/石墨烯柔性复合材料的构筑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研究 | 第50-66页 |
4.1 前言 | 第50-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4.2.1 SGF的制备 | 第51页 |
4.2.2 PANI/SGF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1-52页 |
4.2.3 PANI/SGH复合材料的制备 | 第52-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5页 |
4.3.1 石墨烯片层间限域空间的形成 | 第53-54页 |
4.3.2 PANI/SGF复合材料的构筑 | 第54-57页 |
4.3.3 PANI/SGF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57-6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5-66页 |
结论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