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1 绪论 | 第11-20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1-15页 |
| ·气候变化及其危害 | 第11-13页 |
| ·低碳概念的形成 | 第13-15页 |
| ·国内外低碳客运交通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 ·国内外低碳交通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 ·国内外城市客运交通系统评价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20页 |
| 2 大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理论分析 | 第20-36页 |
| ·低碳交通概述 | 第20-25页 |
| ·低碳交通的发展需求 | 第20-22页 |
| ·低碳交通的内涵和意义 | 第22-24页 |
| ·低碳交通的发展目标 | 第24-25页 |
| ·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的结构分析 | 第25-30页 |
| ·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的内涵 | 第25页 |
| ·低碳客运交通系统的纵向结构 | 第25-27页 |
| ·低碳客运交通系统的横向结构 | 第27-30页 |
| ·大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结构的影响因素 | 第30-33页 |
| ·交通政策因素的影响 | 第30-31页 |
| ·经济发展因素的影响 | 第31-32页 |
| ·城市规划因素的影响 | 第32页 |
|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因素的影响 | 第32-33页 |
| ·低碳客运交通系统与大城市发展的相互作用 | 第33-35页 |
| ·交通需求与城市形态的相互作用 | 第33-35页 |
| ·快速轨道交通对沿线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 第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3 大城市低碳客运交通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51页 |
| ·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评价问题分析 | 第36-37页 |
| ·评价目标和内容分析 | 第36-37页 |
| ·评价过程分析 | 第37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 | 第37-38页 |
|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38-40页 |
| ·评价指标的初选 | 第38-40页 |
| ·评价指标的完善确定 | 第40页 |
| ·评价指标的定义与量化 | 第40-50页 |
| ·能耗性指标 | 第42-43页 |
| ·经济性指标 | 第43-44页 |
| ·功能性指标 | 第44-46页 |
| ·环保性指标 | 第46-48页 |
| ·协调性指标 | 第48-49页 |
| ·服务性指标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4 大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的评价方法 | 第51-59页 |
| ·综合评价方法选取 | 第51页 |
|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 第51-55页 |
| ·相关理论的介绍 | 第52页 |
|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第52-54页 |
| ·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 | 第54-55页 |
|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 | 第55-58页 |
| ·数据包络分析概述 | 第55-56页 |
| ·数据包络分析的特点 | 第56页 |
| ·DEA评价步骤和模型 | 第56-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5 某大城市低碳客运交通系统评价实例 | 第59-73页 |
| ·基于灰色-模糊综合的低碳客运交通系统评价 | 第59-64页 |
| ·基于DEA的低碳客运交通系统评价 | 第64-67页 |
| ·评价结果分析 | 第67-72页 |
| ·灰色-模糊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 第67-68页 |
| ·DEA评价结果分析 | 第68-71页 |
| ·改进建议 | 第71-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 6 结论及展望 | 第73-75页 |
| ·本文研究工作总结 | 第73页 |
| ·研究展望 | 第73-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 作者简历 | 第78-80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