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国际法论文--国际经济法论文--国际环境保护法论文

国际气候难民立法基本问题研究

内容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2-15页
    一、文献研究简述第12页
    二、本文研究方法第12-13页
    三、本文创新之处第13-15页
第一章 国际气候难民法律概念之国际法界定第15-29页
    一、国际气候难民概念的提出与存在语境第16-18页
    二、国际气候难民概念的传统条约解释路径第18-22页
        (一)传统条约解释规则的缘起及其方法体系第18-19页
        (二)传统条约解释规则适用于气候难民概念界定的尝试第19-21页
        (三)传统条约解释规则适用于气候难民的理论和现实困境第21-22页
    三、国际气候难民概念法律界定新思路第22-25页
        (一)基于演化解释方法的扩展性解释第23-24页
        (二)条约修订与气候难民概念之界定第24-25页
    四、国际气候难民的法律概念与类型分析第25-28页
        (一)国际气候难民之立法概念的法律表述第25-26页
        (二)国际气候难民之类型化分析与分类实益第26-28页
    五、本章小结第28-29页
第二章 现有国际气候难民法律规范体系之适用第29-44页
    一、概念界定:国际气候难民法及其法律规范体系第29-31页
    二、现有国际气候难民法律规范体系之适用困境第31-39页
        (一)国际难民法律保障机制的可行性与局限第31-33页
        (二)国际人权法律保障机制的可行性与不足第33-35页
        (三)国际环境法律保障机制的适用及其局限性第35-38页
        (四)国际自然灾害法律保障机制的适用及缺陷第38-39页
    三、国际气候难民损害救济的诉讼尝试及其实践困境第39-42页
    四、本章小结第42-44页
第三章 未来国际气候难民立法构成要素之设想第44-67页
    一、国际气候难民法的立法模式选择第44-50页
        (一)自下而上式的区域主导型立法模式第45-47页
        (二)纳入已有国际法律保障机制之模式第47-48页
        (三)自上而下式的新独立公约立法模式第48-49页
        (四)本文所主张之国际立法模式与理由第49-50页
    二、国际气候难民法应当确认的基本原则第50-56页
        (一)救济主体:普遍责任原则+辅助性原则第50-52页
        (二)救济方式:全球性措施+国际合作原则第52-53页
        (三)救济时机:风险预防原则+可持续性救济原则第53-54页
        (四)救济标准:双重权利保障+气候正义原则第54-56页
    三、国际气候难民法具体法律制度之构想第56-65页
        (一)风险预防类法律制度第56-58页
        (二)人道主义援助类法律制度第58-60页
        (三)基本人权保护类法律制度第60-62页
        (四)法律实施保障类制度第62-65页
    四、本章小结第65-67页
第四章 中国参与国际气候难民治理之立场与策略第67-73页
    一、中国参与气候难民治理的国际立场第68-70页
    二、中国因应气候难民治理的国内策略第70-72页
    三、本章小结第72-73页
结论第73-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3页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信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教学胜任力的策略研究
下一篇:论中小股东利润分配请求权的司法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