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结构论文--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论文

一种新型装配式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的力学性能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7页
    1.1 前言第11页
    1.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概述第11-15页
        1.2.1 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和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第11-12页
        1.2.2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优点第12-14页
        1.2.3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局限性第14-15页
    1.3 预制装配式结构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第15-25页
        1.3.1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在国外的发展与应用历程第15-18页
        1.3.2 预制装配式结构的在国内的发展与应用历程第18-19页
        1.3.3 国外研究应用现状第19-21页
        1.3.4 国内研究应用现状第21-25页
    1.4 课题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1.4.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25-26页
        1.4.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6-27页
第二章 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及其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7-37页
    2.1 新型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简介、提出背景及意义第27-32页
        2.1.1 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的构造描述第27-31页
        2.1.2 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的优点第31-32页
    2.2 新型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体系的有限元建模第32-36页
        2.2.1 ABAQUS有限元通用软件简介第32页
        2.2.2 ABAQUS有限元软件中预制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本构关系应用第32-34页
        2.2.3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34-36页
    2.3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三章 新型预制混凝土板—板构造体系有限元建模分析第37-53页
    3.1 预制混凝土结构有限元建模分析与已有试验结果验证对比第37-38页
    3.2 新型预制板板间连接优化设计第38-40页
    3.3 有限元建模方案第40-41页
    3.4 有限元模型加载及量测方案第41-42页
    3.5 新型预制混凝土板间连接构造的有限元建模分析第42-48页
        3.5.1 受力现象及破坏形态分析第42-44页
        3.5.2 裂缝形态的比较第44页
        3.5.3 承载力比较第44-45页
        3.5.4 挠度发展第45-46页
        3.5.5 挠度形状的比较第46-48页
    3.6 预制混凝土板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48-51页
        3.6.1 预埋连接钢筋的布置对楼板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第48页
        3.6.2 预埋连接钢筋的钢筋直径尺寸对楼板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第48-50页
        3.6.3 预埋连接钢筋的锚固长度对楼板受弯承载能力的影响第50-51页
    3.7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四章 新型预制混凝土梁—板节点构造有限元建模分析第53-78页
    4.1 概述第53页
    4.2 有限元模型加载及量测方案第53-54页
    4.3 预制混凝土板板端钢筋构造的有限元建模分析第54-60页
        4.3.1 有限元建模方案第54-55页
        4.3.2 受力现象及破坏形态分析第55-57页
        4.3.3 承载力比较第57-58页
        4.3.4 挠度发展第58页
        4.3.5 挠度形状的比较第58-60页
    4.4 预制混凝土板板端采用附加钢筋构造的有限元建模分析第60-64页
        4.4.1 有限元建模方案第60页
        4.4.2 受力现象及破坏形态第60-61页
        4.4.3 承载力比较第61-62页
        4.4.4 挠度发展第62-63页
        4.4.5 挠度形状的比较第63-64页
    4.5 预制混凝土板板端搭接布置构造的有限元建模分析第64-67页
        4.5.1 有限元模型方案第64页
        4.5.2 受力现象及破坏形态第64-65页
        4.5.3 承载力比较第65-66页
        4.5.4 挠度发展第66-67页
    4.6 新型预制混凝土梁—板构造的有限元建模分析第67-72页
        4.6.1 有限元模型方案第68页
        4.6.2 受力现象及破坏形态第68-70页
        4.6.3 承载力比较第70页
        4.6.4 挠度发展第70-71页
        4.6.5 挠度形状的比较第71-72页
    4.7 新型梁—板构造中构件间缝隙对节点性能影响的有限元建模分析第72-76页
        4.7.1 预制构件间竖直缝隙对节点抗弯性能影响分析第72-75页
        4.7.2 预制构件间的水平缝隙对节点抗弯性能影响分析第75-76页
    4.8 本章小结第76-78页
第五章 预制混凝土叠合梁“二阶段受力”分析研究第78-92页
    5.1 概述第78页
    5.2 预制叠合结构中“二阶段受力”原理研究第78-81页
        5.2.1 混凝土叠合结构受力理论基础第78-79页
        5.2.2 叠合参数第79页
        5.2.3“一阶段受力”和“二阶段受力”第79页
        5.2.4 叠合结构在“二阶段受力”时的受力特点第79-81页
    5.3 叠合结构在有限元中使用“生死单元”模拟二阶受力过程第81-82页
    5.4 有限元建模方案第82-83页
    5.5 有限元模型加载及量测方案第83-84页
    5.6 预制混凝土梁在“一阶段受力”有限元建模分析第84-86页
        5.6.1 裂缝分布及破坏形态第84-85页
        5.6.2 承载力及挠度发展比较第85-86页
    5.7 预制混凝土梁在“二阶段受力”有限元建模分析第86-90页
        5.7.1 预制混凝土叠合梁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第87页
        5.7.2 K_h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性能影响第87-88页
        5.7.3 K_m对预制混凝土叠合梁的性能影响第88-90页
    5.8 本章小结第90-92页
第六章 叠合面抗剪承载力分析研究第92-100页
    6.1 概述第92页
    6.2 叠合板叠合面抗剪研究第92-95页
        6.2.1 叠合板叠合面的破坏特征第92-93页
        6.2.2 叠合板叠合面的剪应力计算第93-95页
    6.3 叠合梁叠合面抗剪研究第95-97页
        6.3.1 叠合梁叠合面的破坏特征第95页
        6.3.2 叠合梁叠合面的剪应力计算第95-97页
    6.4 叠合面有限元建模分析理论研究第97-98页
    6.5 本章小结第98-100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0-102页
    7.1 结论第100-101页
    7.2 展望第101-102页
参考文献第102-10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108-109页
致谢第109-110页
附件第110页

论文共1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某型钢骨架与混凝土楼板组合模块房屋结构地震响应研究
下一篇:非对称加固混凝土方柱受力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