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7页 |
(二)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三) 研究范围 | 第8页 |
(四) 研究方法 | 第8-9页 |
一、中国画与音乐美在传统文化中的相通 | 第9-12页 |
(一) “文质彬彬”中和与比德的观念 | 第9-10页 |
(二)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自然的理想化追求 | 第10-11页 |
(三) “万物融入神思”注重顿悟的过程 | 第11页 |
(四) 五音五色观念的引入 | 第11-12页 |
二、从审美的角度研究中国画和音乐间的相通性 | 第12-16页 |
(一) 中国画与音乐美的通感特征 | 第12-13页 |
(二) 中国画与音乐美的抽象特征 | 第13-16页 |
三、中国画与音乐具体形式语言的相通 | 第16-23页 |
(一) “线”的表现形式 | 第16-18页 |
1、线与节奏的相通 | 第16-17页 |
2、线与旋律的相通 | 第17-18页 |
(二) 中国画与音乐的时空结合 | 第18-20页 |
1、散点的观察方式 | 第18-19页 |
2、想象的思维 | 第19页 |
3、欣赏的过程 | 第19-20页 |
(三) 气韵生动与音韵美的相通 | 第20-23页 |
1、气韵与音韵的相通 | 第20-21页 |
2、虚实相生的审美特点 | 第21-23页 |
四、近现代画家作品音乐性的解读及在绘画创作中的启示 | 第23-27页 |
(一) 近现代画家作品中的音乐美 | 第23-24页 |
(二) 音乐美在绘画创作中的启示 | 第24-27页 |
1、源于生活中的音乐美 | 第24-25页 |
2、绘画创作的时代意义 | 第25-27页 |
结语 | 第27-28页 |
注释 | 第28-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0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30-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