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氮杂芳基甲烷sp~3C-H键催化活化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8-34页
    1.1 氮杂芳基甲烷第18页
    1.2 氮杂芳基甲烷甲基SP~3C-H活化官能团化研究第18-29页
        1.2.1 脱氢偶联研究第18-21页
        1.2.2 不饱和双键加成第21-24页
        1.2.3 烯胺异构环化官能团化第24-27页
        1.2.4 氧化羰基化官能团化第27-29页
    1.3 立题依据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9-34页
        1.3.1 本文的立题依据第29-31页
        1.3.2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31-34页
第2章 布朗斯特酸催化制备氘代氮杂芳基甲烷第34-55页
    2.1 引言第34-35页
    2.2 实验部分第35-37页
        2.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35-36页
        2.2.2 实验原料的合成第36-37页
        2.2.3 布朗斯特酸催化制备氘代氮杂芳基甲烷第37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37-44页
        2.3.1 实验条件的优化第37-40页
        2.3.2 布朗斯特酸催化制备氘代氮杂甲基芳香化合物底物拓展第40-42页
        2.3.3 药物分子的氘代研究第42-43页
        2.3.4 工业化应用潜质研究第43-44页
    2.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第44-54页
    2.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3章 铜催化氮杂芳基甲烷与醇类化合物氧化交叉偶联酯化反应第55-73页
    3.1 引言第55-57页
    3.2 实验部分第57-59页
        3.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57-58页
        3.2.2 氮杂芳基甲烷与醇类化合物氧化交叉偶联酯化反应第58-59页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59-65页
        3.3.1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59-62页
        3.3.2 氮杂芳基甲烷与醇类化合物的酯化反应底物拓展第62-64页
        3.3.3 反应机理研究第64-65页
    3.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第65-72页
    3.5 本章小结第72-73页
第4章 无需金属催化氮杂芳基甲烷sp~3C-H与酚类sp~2C-H氧化脱氢偶联第73-98页
    4.1 引言第73-76页
    4.2 实验部分第76-78页
        4.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76-77页
        4.2.2 实验原料的合成第77页
        4.2.3 氮杂芳基甲烷与2,4-二甲基苯酚氧化脱氢偶联第77-78页
        4.2.4 2-甲基喹啉与酚类化合物氧化脱氢偶联第78页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78-87页
        4.3.1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78-81页
        4.3.2 2-甲基喹啉与酚类化合物氧化脱氢偶联底物拓展第81-83页
        4.3.3 氮杂芳基甲烷与2,4-二甲基苯酚氧化脱氢偶联底物拓展第83-85页
        4.3.4 控制实验及反应机理研究第85-87页
    4.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第87-96页
    4.5 本章小结第96-98页
第5章 无需金属催化氮杂芳基甲烷sp~3C-H与芳胺sp~2C-H氧化脱氢偶联第98-123页
    5.1 引言第98-99页
    5.2 实验部分第99-102页
        5.2.1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第99-100页
        5.2.2 实验原料的合成第100-101页
        5.2.3 氮杂芳基甲烷与苯胺类化合物氧化脱氢偶联第101-102页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102-110页
        5.3.1 反应条件的优化第102-104页
        5.3.2 氮杂芳基甲烷与苯胺化合物氧化脱氢偶联底物拓展第104-105页
        5.3.3 2-甲基喹啉与苯胺类化合物氧化脱氢偶联底物拓展第105-107页
        5.3.4 合成方法的拓展应用探究第107-108页
        5.3.5 反应机理研究第108-110页
    5.4 产物合成与结构表征第110-122页
    5.5 本章小结第122-123页
第6章 氮杂芳基甲烷甲基氘代工艺放大研究第123-128页
    6.1 引言第123页
    6.2 反应物与产物的理化性质第123-124页
    6.3 目标产物的合成与工艺流程第124-128页
        6.3.1 目标产物的合成路线图第124页
        6.3.2 基础实验室百克规模初步试验记录第124-126页
        6.3.3 工艺操作条件设计第126-128页
结论与展望第128-130页
参考文献第130-146页
致谢第146-147页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学术期刊论文及专利第147-148页
附录B 部分产物的NMR谱图第148-189页

论文共18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木质素模型化合物中β-O-4和C_α─C_β键的选择性断裂研究
下一篇:酯酶/脂肪酶在天然低共熔溶剂中催化环氧化反应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