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量感知空洞避免的水下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 第12-15页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2-15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5-29页 |
2.1 UWSNs概述 | 第15-21页 |
2.1.1 UWSNs的特点 | 第15-16页 |
2.1.2 UWSNs通信体系结构 | 第16-18页 |
2.1.3 UWSNs声信号传播模型 | 第18-21页 |
2.2 UWSNs路由协议设计 | 第21-22页 |
2.3 UWSNs路由协议分类 | 第22-27页 |
2.3.1 协商路由协议 | 第22-24页 |
2.3.2 竞争路由协议 | 第24-26页 |
2.3.3 机会定向转发路由协议 | 第26页 |
2.3.4 协作路由协议 | 第26-2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7-29页 |
第3章 EAVA路由协议 | 第29-47页 |
3.1 EAVA路由协议概述及网络模型 | 第29-33页 |
3.1.1 协议概述 | 第29-30页 |
3.1.2 网络模型 | 第30-33页 |
3.2 分层建立 | 第33-40页 |
3.2.1 包结构设计 | 第33-34页 |
3.2.2 路由表结构设计 | 第34-35页 |
3.2.3 分层建立阶段详细设计 | 第35-40页 |
3.3 数据汇聚 | 第40-45页 |
3.3.1 中继节点选择 | 第40-42页 |
3.3.2 机会定向转发 | 第42-4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第4章 EAVA路由协议的仿真分析 | 第47-59页 |
4.1 NS-3仿真平台介绍 | 第47页 |
4.2 EAVA路由协议的实现 | 第47-52页 |
4.2.1 仿真环境搭建 | 第47-49页 |
4.2.2 仿真流程 | 第49-52页 |
4.3 EAVA路由协议的仿真性能对比 | 第52-58页 |
4.3.1 性能评估指标 | 第52-53页 |
4.3.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3-5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