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6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6-7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7-8页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8-9页 |
第二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界定 | 第9-12页 |
2.1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 | 第9页 |
2.2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表现形式 | 第9-10页 |
2.2.1 根据情节自由裁量 | 第9-10页 |
2.2.2 根据法律规定自由裁量 | 第10页 |
2.2.3 根据行为自由裁量 | 第10页 |
2.3 行政自由裁量权存在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2.3.1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法律局限性和滞后性的必要补充 | 第10页 |
2.3.2 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助于实现个案正义 | 第10-11页 |
2.3.3 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助于保障行政效率 | 第11-12页 |
第三章 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表现及危害 | 第12-15页 |
3.1 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表现 | 第12-13页 |
3.1.1 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 | 第12页 |
3.1.2 超出自身权力范围 | 第12页 |
3.1.3 不公正地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 | 第12-13页 |
3.1.4 行政机关怠于履行职责 | 第13页 |
3.2 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危害 | 第13-15页 |
3.2.1 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 | 第13页 |
3.2.2 降低了行政效率 | 第13-14页 |
3.2.3 损害政府威信 | 第14-15页 |
第四章 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15-20页 |
4.1 立法规制方面的问题 | 第15-16页 |
4.1.1 立法上行政自由裁量事项范围过广 | 第15页 |
4.1.2 立法上行政自由裁量权缺乏裁量标准 | 第15-16页 |
4.1.3 立法上缺乏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规定 | 第16页 |
4.2 司法规制方面的问题 | 第16-17页 |
4.2.1 司法机关对明显不当和滥用职权的界定模糊 | 第16-17页 |
4.2.2 司法审查深度不够,并常伴随消极影响 | 第17页 |
4.3 行政自制方面的问题 | 第17-20页 |
4.3.1 行政自由裁量权实践问题 | 第17-18页 |
4.3.2 行政复议“议而不决” | 第18页 |
4.3.3 行政监察“察而难办” | 第18-19页 |
4.3.4 内部考评机制不完善 | 第19-20页 |
第五章 完善我国行政自由裁量权规制机制的建议 | 第20-26页 |
5.1 对立法规制方面的问题建议 | 第20-22页 |
5.1.1 限缩行政自由裁量事项范围 | 第20页 |
5.1.2 完善裁量标准,严格控制裁量幅度 | 第20-21页 |
5.1.3 健全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程序规定 | 第21-22页 |
5.2 对司法规制方面的问题建议 | 第22-23页 |
5.2.1 对明显不当和滥用职权进行明显界定 | 第22页 |
5.2.2 在司法审查中明确具体的审查事项 | 第22-23页 |
5.3 对行政自制方面的问题意见 | 第23-26页 |
5.3.1 完善行政执法归责制度 | 第23页 |
5.3.2 健全对行政复议机关的监督机制 | 第23-24页 |
5.3.3 提升行政监察机关的监督力度 | 第24页 |
5.3.4 完善行政执法僵化的考评形式 | 第24-26页 |
结语 | 第26-27页 |
参考文献 | 第27-2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29-30页 |
致谢 | 第30-3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