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绪论 | 第11-2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校友资源概念的界定 | 第12页 |
1.1.3 校友资源开发和管理对于高校发展的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学者关于校友资源管理研究的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5-18页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4 论文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9-20页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 | 第20-21页 |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20页 |
1.5.2 论文存在的不足 | 第20-21页 |
2 相关理论研究 | 第21-25页 |
2.1 人力资源理论 | 第21-22页 |
2.2 公共关系理论 | 第22-23页 |
2.3 社会资本理论 | 第23-25页 |
3 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资源管理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25-43页 |
3.1 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资源管理现状 | 第25-35页 |
3.1.1 促进各地校友会建立 | 第25-27页 |
3.1.2 各类品牌活动在自发开展 | 第27-28页 |
3.1.3 《校友》杂志发行量逐渐增大 | 第28-29页 |
3.1.4 微信新媒体在校友之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 第29-33页 |
3.1.5 捐赠资金阳光化管理计划逐步得以进行 | 第33-35页 |
3.2 国内高校校友资源管理工作主要问题与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情况对比 | 第35-37页 |
3.2.1 五所大学的校友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5-36页 |
3.2.2 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与四所高校校友工作的简单对比 | 第36-37页 |
3.3 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37-43页 |
3.3.1 现代手段缺失,削弱中心服务能力 | 第37-38页 |
3.3.2 缺乏明确的服务目标,导致定位不准 | 第38-39页 |
3.3.3 组织机构待完善,工作效果打折扣 | 第39-40页 |
3.3.4 校友文化未普及,降低了校友凝聚力 | 第40-41页 |
3.3.5 互惠互助意识待增强 | 第41-43页 |
4 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资源管理对策 | 第43-59页 |
4.1 建立数据库,实现大数据管理 | 第43-44页 |
4.2 明确校友会目标定位,确定中长期规划 | 第44-45页 |
4.3 完善组织架构,搭建人才队伍 | 第45-49页 |
4.3.1 理顺职责分工,确定岗位目标 | 第46-48页 |
4.3.2 强化激励,提升管理水平 | 第48-49页 |
4.4 传承校友文化,搭建校企平台 | 第49-52页 |
4.4.1 校友平台 | 第51页 |
4.4.2 校企平台的搭建 | 第51-52页 |
4.5 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信息平台建设 | 第52-58页 |
4.5.1 概述 | 第52-53页 |
4.5.2 校友数据库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53页 |
4.5.3 建设目标 | 第53-54页 |
4.5.4 预期效果 | 第54-55页 |
4.5.5 功能结构图 | 第55页 |
4.5.6 基础数据中心 | 第55-56页 |
4.5.7 信息挖掘子系统 | 第56页 |
4.5.8 事务处理子系统 | 第56-57页 |
4.5.9 智能提醒子系统 | 第57页 |
4.5.10 其他子系统 | 第57-58页 |
4.6 其它 | 第58-59页 |
5 结论和展望 | 第59-63页 |
5.1 结论 | 第59-61页 |
5.1.1 校友是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重要的资源 | 第59页 |
5.1.2 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资源管理存在一些不足 | 第59-60页 |
5.1.3 X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校友资源管理对策 | 第60-61页 |
5.2 不足和展望 | 第61-63页 |
5.2.1 论文不足 | 第61页 |
5.2.2 论文展望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