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植物学论文--植物生理学论文

拟南芥TOR信号通路调控植物光合自养生长的分子机制

中文摘要第3-6页
英文摘要第6-8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1 绪论第14-44页
    1.1 前言第14-15页
    1.2 雷帕霉素靶标(Target of Rapamycin)信号通路第15-32页
        1.2.1 TOR激酶第16页
        1.2.2 TOR激酶的分子结构第16-19页
        1.2.3 TOR蛋白复合体及组分第19-22页
        1.2.4 TOR的上游信号第22-26页
        1.2.5 TOR的下游信号第26-31页
        1.2.6 TOR的抑制剂第31-32页
    1.3 TOR在植物中的研究进展第32-41页
        1.3.1 TOR信号通路在植物中的研究第32-34页
        1.3.2 TOR协调植物生长发育与代谢第34-37页
        1.3.3 在植物中TOR上游信号机制第37页
        1.3.4 在植物中TOR下游信号机制第37-39页
        1.3.5 TOR与植物光合生长第39页
        1.3.6 TOR与植物激素信号通路第39-41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41-42页
    1.5 主要研究内容第42-44页
2 表达谱特征分析TOR在植物中的功能第44-68页
    2.1 引言第44-45页
    2.2 材料与方法第45-46页
        2.2.1 植物材料与培养方法第45页
        2.2.2 靶向TOR激酶域抑制剂的使用第45页
        2.2.3 拟南芥RNA的提取与反转录cDNA的合成第45页
        2.2.4 RNA-Seq测序样品的准备与cDNA文库构建第45-46页
        2.2.5 表达谱数据分析第46页
        2.2.6 定量PCR(qRT-PCR)分析第46页
    2.3 实验结果第46-64页
        2.3.1 靶向TOR激酶域抑制剂(asTORis)抑制效应第46-49页
        2.3.2 TOR抑制下的基因表达特征第49-52页
        2.3.3 生长发育相关的DEGs第52-53页
        2.3.4 自噬相关的DEGs第53-54页
        2.3.5 植物光合作用相关的DEGs第54-59页
        2.3.6 植物激素信号相关的DEGs第59-64页
    2.4 分析与讨论第64-68页
        2.4.1 靶向TOR激酶域抑制剂(asTORis)抑制效应分析第64-65页
        2.4.2 TOR信号相关的转录组数据的比较分析第65-66页
        2.4.3 TOR与植物光合自养生长第66-67页
        2.4.4 TOR与植物激素信号通路第67-68页
3 TOR介导调节拟南芥异养到光合自养的转变和光合作用第68-82页
    3.1 前言第68-69页
    3.2 材料与方法第69-70页
        3.2.1 拟南芥材料第69页
        3.2.2 TOR抑制剂的联合使用第69页
        3.2.3 药物协同效应分析方法第69页
        3.2.4 拟南芥叶绿体透射电镜观察第69-70页
        3.2.5 植物RNA的提取及定量PCR(qRT-PCR)分析第70页
    3.3 实验结果第70-79页
        3.3.1 雷帕霉素与asTORis协同抑制拟南芥光合自养生长第70-74页
        3.3.2 TOR介导拟南芥种子到幼苗阶段异养到光合自养的转变第74-76页
        3.3.3 拟南芥TOR联系着叶绿体的形成第76-78页
        3.3.4 TOR调节叶绿体及光合作用相关基因的表达第78-79页
    3.4 分析与讨论第79-82页
        3.4.1 雷帕霉素与asTORis对BP12转基因拟南芥协同抑制效应第79-80页
        3.4.2 TOR介导异养到光合自养生长的转变第80-82页
4 TOR通过S6K2-BIN2信号调节异养到光合自养生长第82-106页
    4.1 前言第82页
    4.2 材料与方法第82-91页
        4.2.1 拟南芥材料第82-83页
        4.2.2 实验菌株和质粒第83页
        4.2.3 质粒提取第83页
        4.2.4 大肠杆菌的转化第83页
        4.2.5 农杆菌的转化第83-84页
        4.2.6 拟南芥培养与种植第84页
        4.2.7 拟南芥转化、筛选与鉴定第84页
        4.2.8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总RNA提取第84-85页
        4.2.9 烟草瞬时表达第85页
        4.2.10 植物蛋白的提取第85页
        4.2.11 植物过表达及RNA干扰载体的构建第85-87页
        4.2.12 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蛋白表达第87-88页
        4.2.13 酵母双杂交实验第88页
        4.2.14 蛋白Western Blot检测第88-90页
        4.2.15 蛋白质免疫共沉淀(Co-IP)试验第90页
        4.2.16 蛋白激酶实验第90-91页
        4.2.17 蛋白质凝胶迁移(Gel Shift)实验第91页
    4.3 实验结果第91-102页
        4.3.1 拟南芥S6K2过表达能互补TOR抑制下生长停止表型第91-93页
        4.3.2 TOR调节S6K2的磷酸化水平第93-94页
        4.3.3 BIN2能与S6K2直接相互作用第94-96页
        4.3.4 S6K2能够直接磷酸化BIN2第96-98页
        4.3.5 S6K2磷酸化BIN2依赖于TOR信号途径第98-99页
        4.3.6 BIN2作为TOR-S6K2下游信号负调节植物光合自养生长第99-102页
    4.4 分析与讨论第102-106页
        4.4.1 TOR-S6K2-BIN2/GSK3β 信号途径第102-103页
        4.4.2 BIN2与S6K2的相互作用分析第103-104页
        4.4.3 TOR-S6K2-BIN2调节异养到光合自养的转变分析第104页
        4.4.4 TOR与BR信号途径第104-106页
5 结论与展望第106-110页
    5.1 主要结论第106-107页
    5.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07页
    5.3 后续的研究工作与展望第107-110页
致谢第110-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34页
附录第134-148页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134-135页
    B. 附图和附表第135-148页

论文共1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草酸青霉纤维素降解酶系主要转录调控因子研究及菌株改良
下一篇:密质骨多尺度微结构及力学行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