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基于卟啉衍生物的光动力化学药物载体微囊的制备及其在肿瘤协同治疗中的应用

中文摘要第3-5页
英文摘要第5-6页
1 绪论第10-22页
    1.1 引言第10-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1.2 手术和放疗第10页
        1.1.3 化学治疗第10页
        1.1.4 光动力治疗第10-11页
    1.2 光动力疗法相关载药材料研究进展第11-18页
        1.2.1 无机类材料载体第12-15页
        1.2.2 有机类材料载体第15-18页
    1.3 协同治疗载药系统第18-20页
        1.3.1 热疗/光疗协同载药系统第18-19页
        1.3.2 热疗/化疗协同载药系统第19-20页
    1.4 论文研究目的、内容及创新点第20-22页
        1.4.1 研究目的第20页
        1.4.2 研究内容第20-21页
        1.4.3 课题创新点第21-22页
2 光敏剂单体的合成与表征第22-30页
    2.1 前言第22页
    2.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22页
    2.3 实验部分第22-24页
        2.3.1 H2THPP的合成与纯化第22-23页
        2.3.2 TMaBPP的合成与纯化第23-24页
    2.4 结果与讨论第24页
    2.5 光敏剂单体的表征第24-28页
        2.5.1 核磁共振氢谱第24-26页
        2.5.2 红外图谱第26-27页
        2.5.3 紫外图谱第27-28页
    2.6 本章小结第28-30页
3 光动力化学药物载体微囊的制备与表征第30-46页
    3.1 前言第30页
    3.2 实验材料与实验设备第30-31页
    3.3 界面聚合法体系的构建第31-36页
        3.3.1 两种微囊的合成原理第31-32页
        3.3.2 油相体系设计第32-33页
        3.3.3 水相体系的设计第33-35页
        3.3.4 乳化剂体系的设计第35页
        3.3.5 引发剂选择第35-36页
    3.4 界面聚合法制备微囊第36-37页
        3.4.1 微囊的合成第36-37页
        3.4.2 微囊包封率与载药率的测定第37页
    3.5 界面聚合法工艺优化第37-41页
        3.5.1 油水相比例对包封率的影响第37-38页
        3.5.2 搅拌速率对包封率的影响第38-39页
        3.5.3 水性单体用量的对微囊粒度以及包封率的影响第39-40页
        3.5.4 温度的对微囊粒度的影响第40页
        3.5.5 乳化剂HLB值以及对微囊粒度的影响第40-41页
    3.6 微囊表征第41-45页
        3.6.1 红外图谱第41-42页
        3.6.2 光学显微镜表征第42-43页
        3.6.3 电镜表征第43-44页
        3.6.4 亲疏水性检测第44-45页
    3.7 本章小结第45-46页
4 光动力化学药物载体微囊的释放行为研究第46-58页
    4.1 前言第46-47页
    4.2 实验材料与设备第47页
    4.3 载药微囊在油相中释放行为研究第47-51页
        4.3.1 油相实验部分第47页
        4.3.2 油相中释放的荧光检测原理以及结果分析第47-49页
        4.3.3 温度对药物从水相到油相释放的影响第49-50页
        4.3.4 激光光照对药物从水相到油相释放的影响第50-51页
    4.4 载药微囊在水相中释放行为研究第51-57页
        4.4.1 水相实验部分第51页
        4.4.2 DOX水溶液浓度标准曲线测定结果及分析第51-53页
        4.4.3 pH值、温度对药物从油相到水相释放的影响第53-56页
        4.4.4 激光光照对药物从油相到水相释放的影响第56-57页
    4.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5 光动力化学药物载体微囊对细胞的毒性研究第58-74页
    5.1 前言第58页
    5.2 材料和方法第58-59页
    5.3 实验部分第59-62页
        5.3.1 主要实验材料及配制方法第59页
        5.3.2 细胞培养第59-60页
        5.3.3 MTS试验测定细胞毒性第60-62页
    5.4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62-73页
        5.4.1 MTS比色法筛选化疗药物组DOX浓度第62-63页
        5.4.2 MTS比色法筛选光敏剂组poly(TMaBPP-DM)浓度第63-65页
        5.4.3 MTS比色法筛选光敏剂组poly(TMaBPP-DM)光照能量密度第65-67页
        5.4.4 MTS比色法检测包合组、混合组联合毒性第67-70页
        5.4.5 MTS比色法检测包合组对比光敏剂组、化疗药物组的细胞毒性第70-73页
    5.5 本章小结第73-74页
6 结论与展望第74-76页
    6.1 主要结论第74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第74-76页
致谢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粉煤灰合成A型沸石及其对CO2和CH4吸附的研究
下一篇:短C肽门冬胰岛素的制备与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