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论文研究的主要背景和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国外研究的现状 | 第10-13页 |
1.2.1 WSN 的简述 | 第10-11页 |
1.2.2 远程医疗监护系统的类型及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3 研究内容和目标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局域心电监护系统的关键技术 | 第15-22页 |
2.1 人体生物电信号 | 第15-16页 |
2.1.1 医疗监护系统生物信号选型 | 第15页 |
2.1.2 心电图 | 第15-16页 |
2.2 心电采集导联方式 | 第16-18页 |
2.3 典型的短距离通信网络技术 | 第18页 |
2.4 ZigBee 的关键技术 | 第18-21页 |
2.4.1 ZigBee 的特点 | 第18-19页 |
2.4.2 ZigBee 协议栈 | 第19-20页 |
2.4.3 ZigBee 定位 | 第20-2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心电监护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第22-30页 |
3.1 心电监护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2-23页 |
3.2 系统设计要求 | 第23页 |
3.3 总体设计 | 第23-26页 |
3.3.1 心电监护系统总体设计 | 第23-24页 |
3.3.2 心电监护系统室内应用总体设计 | 第24-25页 |
3.3.3 心电监护系统室外应用总体设计 | 第25-26页 |
3.4 心电监护系统各功能模块设计 | 第26-29页 |
3.4.1 心电采集节点总体设计 | 第26-27页 |
3.4.2 路由器节点总体设计 | 第27页 |
3.4.3 协调器节点总体设计 | 第27-28页 |
3.4.4 心电监护系统管理软件功能模块设计 | 第28-2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心电采集节点及路由器节点的实现 | 第30-47页 |
4.1 心电采集节点的实现 | 第30-44页 |
4.1.1 心电放大电路芯片的选择 | 第30-33页 |
4.1.2 前置放大电路的设计 | 第33-34页 |
4.1.3 低通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34-35页 |
4.1.4 高通滤波电路的设计 | 第35-36页 |
4.1.5 限波电路的设计 | 第36-37页 |
4.1.6 后置放大器的设计 | 第37-38页 |
4.1.7 右腿驱动掉电报警电路的设计 | 第38页 |
4.1.8 电源模块的设计 | 第38-39页 |
4.1.9 基于 CC2431 芯片的 ADC 转换及无线传输模块设计 | 第39-41页 |
4.1.10 心电采集节点软件的设计 | 第41-44页 |
4.2 路由器节点的设计 | 第44-46页 |
4.2.1 路由器节点的硬件设计 | 第44页 |
4.2.2 路由器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44-46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心电监护系统管理中心的实现 | 第47-59页 |
5.1 协调器的设计 | 第47-51页 |
5.1.1 协调器的硬件设计 | 第47-48页 |
5.1.2 协调器节点的软件设计 | 第48-51页 |
5.2 管理软件的设计 | 第51-57页 |
5.2.1 管理软件接收数据及数据库存储功能设计 | 第52-54页 |
5.2.2 实时心电图显示功能 | 第54-55页 |
5.2.3 定位系统 | 第55-57页 |
5.3 数据库的设计 | 第57-5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系统仿真与测试 | 第59-71页 |
6.1 心电采集节点的仿真 | 第59-63页 |
6.2 ZigBee 无线发送软件的测试 | 第63-64页 |
6.3 心电监护系统整体测试实验 | 第64-65页 |
6.4 ZigBee 组网实验 | 第65-67页 |
6.5 ZigBee 无线定位实验 | 第67-70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2页 |
7.1 结论 | 第71页 |
7.2 展望 | 第71-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5页 |
附录一 心电采集节点原理图 | 第75-76页 |
附录二 路由器节点原理图 | 第76-77页 |
附录三 协调器节点原理图 | 第77-78页 |
附录四 电压转换原理图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