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缩略词 | 第12-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4页 |
1 引言 | 第13页 |
2 辐照诱变概述 | 第13-17页 |
2.1 辐照诱变的产生和发展 | 第13-14页 |
2.2 辐照诱变的机理 | 第14-16页 |
2.3 辐照诱变材料及辐照剂量的选择 | 第16-17页 |
3 辐照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 第17-22页 |
3.1 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第17页 |
3.2 辐射对植物抗氧化酶和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 第17-21页 |
3.2.1 辐射对植物抗氧化酶的影响 | 第18-20页 |
3.2.1.1 对SOD的影响 | 第19页 |
3.2.1.2 对APX的影响 | 第19页 |
3.2.1.3 对CAT的影响 | 第19-20页 |
3.2.1.4 对POD的影响 | 第20页 |
3.2.2 辐射对抗氧化物质的影响 | 第20-21页 |
3.3 辐射对植物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1-22页 |
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2-24页 |
第二章 ~(60)Co-γ辐射对茭白生长的影响 | 第24-29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5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24页 |
1.3 测定方法 | 第24-25页 |
1.3.1 株高测量 | 第24页 |
1.3.2 叶片数统计 | 第24-25页 |
1.3.3 分蘖数统计 | 第25页 |
1.3.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2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5-27页 |
2.1 对株高的影响 | 第25-26页 |
2.2 对叶数的影响 | 第26页 |
2.3 对分蘖数的影响 | 第26-27页 |
3 讨论 | 第27-29页 |
第三章 ~(60)Co-γ辐射对茭白光合特性和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9-47页 |
第一节 ~(60)Co-γ辐射对茭白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29-34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0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29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29页 |
1.3 取样分析与测定方法 | 第29-30页 |
1.3.1 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 | 第29-30页 |
1.3.1.1 叶绿素提取 | 第29页 |
1.3.1.2 光密度测定 | 第29-30页 |
1.3.1.3 叶绿素含量计算 | 第30页 |
1.3.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0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0-33页 |
2.1 对叶片叶绿素a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2.2 对叶片叶绿素b含量的影响 | 第30页 |
2.3 对叶片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第30-33页 |
3 讨论 | 第33-34页 |
第二节 ~(60)Co-γ辐射对茭白光合特性的影响 | 第34-4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4-35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34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34页 |
1.3 测定方法 | 第34-35页 |
1.3.1 叶片光合气体交换指标测定 | 第34页 |
1.3.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5-39页 |
2.1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Pn)的影响 | 第35页 |
2.2 对叶片气孔导度(Gs)的影响 | 第35-36页 |
2.3 对叶片胞间CO_2浓度(Ci)的影响 | 第36-37页 |
2.4 对叶片蒸腾速率(Tr)的影响 | 第37页 |
2.5 对叶片净光合速率日变化的影响 | 第37-38页 |
2.6 对叶片光合作用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38-39页 |
3 讨论 | 第39-40页 |
第三节 ~(60)Co-γ辐射对茭白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40-4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0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40页 |
1.3 测定方法 | 第40-41页 |
1.3.1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定义 | 第40-41页 |
1.3.2 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 | 第41页 |
1.3.3 统计分析方法 | 第41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2.1 对叶片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 Ⅱ)的影一向 | 第42页 |
2.2 对叶片表观光合电子传递速率(ETR)的影响 | 第42-43页 |
2.3 对叶片光化学淬灭(qP)、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的影响 | 第43-44页 |
2.4 对PSⅡ光化学最大效率(F_v/F_m)的影响 | 第44-45页 |
2.5 对ETR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45-46页 |
3 讨论 | 第46-47页 |
第四章 ~(60)Co_γ辐射对茭白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 第47-60页 |
第一节 ~(60)Co_γ辐射对茭白叶片中MDA含量的影响 | 第47-5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7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47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47页 |
1.3 测定方法 | 第47页 |
1.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4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47-48页 |
3 讨论 | 第48-50页 |
第二节 ~(60)Co-γ辐射对茭白叶片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 第50-5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0-52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0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50页 |
1.3 测定方法 | 第50-52页 |
1.3.1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 | 第50-51页 |
1.3.1.1 提取液制备 | 第50页 |
1.3.1.2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测定 | 第50页 |
1.3.1.3 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的测定 | 第50-51页 |
1.3.1.4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测定 | 第51页 |
1.3.1.5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测定 | 第51页 |
1.3.1.6 蛋白质含量测定 | 第51页 |
1.3.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51-5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2.1 对CAT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2.2 对APX活性的影响 | 第52-53页 |
2.3 对POD活性的影响 | 第53-54页 |
2.4 对SOD活性的影响 | 第54页 |
3 讨论 | 第54-56页 |
第三节 ~(60)Co-γ射对茭白叶片抗氧化剂含量的影响 | 第56-60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1.1 试验材料 | 第56页 |
1.2 试验设计 | 第56页 |
1.3 测定方法 | 第56-57页 |
1.3.1 抗氧化剂含量的测定 | 第56-57页 |
1.3.1.1 提取液制备 | 第56页 |
1.3.1.2 AsA含量的测定 | 第56-57页 |
1.3.1.3 GSH含量的测定 | 第57页 |
1.3.2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 第57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57-58页 |
2.1 对AsA含量的影响 | 第57-58页 |
2.2 对GSH含量的影响 | 第58页 |
3 讨论 | 第58-6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个人简介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