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权交易的经济分析
1 导论 | 第6-16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6-7页 |
1.2 水权与水权交易问题研究综述 | 第7-16页 |
1.2.1 关于水权制度的研究 | 第7-11页 |
1.2.2 关于水权交易的研究 | 第11-14页 |
1.2.3 有待研究和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 第14-16页 |
2 水权交易的现实背景分析 | 第16-26页 |
2.1 水权交易的资源背景 | 第16-19页 |
2.2 水权交易的社会背景 | 第19-22页 |
2.3 东阳义乌水权交易背景分析 | 第22-26页 |
3 水权交易的制度前提分析 | 第26-34页 |
3.1 国外的水权制度与水权交易 | 第26-29页 |
3.1.1 水权制度 | 第26-28页 |
3.1.2 水权交易 | 第28-29页 |
3.2 国外水权交易的启示 | 第29-31页 |
3.3 我国的水权界定 | 第31-34页 |
3.3.1 水权交易的基本条件 | 第31页 |
3.3.2 水权界定原则 | 第31-32页 |
3.3.3 水权界定的要求 | 第32-34页 |
4 水权交易的框架构建与博弈分析 | 第34-42页 |
4.1 水权交易的基本框架及政府的作用 | 第34-37页 |
4.1.1 水权交易市场的主体 | 第34-35页 |
4.1.2 水权交易市场的客体 | 第35-36页 |
4.1.3 水权交易市场的监管 | 第36-37页 |
4.2 水资源利用的博弈分析 | 第37-39页 |
4.2.1 单阶段博弈 | 第37-38页 |
4.2.2 无限次重复博弈 | 第38-39页 |
4.3 建立水权制度、交易成本为零时的水资源配置 | 第39-42页 |
5 水权交易的外部效应分析 | 第42-48页 |
5.1 水权交易的正外部效应 | 第42-43页 |
5.2 水权交易的负外部效应 | 第43-45页 |
5.3 东阳义乌水权交易案例 | 第45-48页 |
6 水权交易的制度环境分析 | 第48-53页 |
6.1 我国进行水权交易的有利条件 | 第48-49页 |
6.2 我国进行水权交易的障碍分析 | 第49-50页 |
6.3 我国水权管理改革对策与建议 | 第50-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后记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