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生物硫酸对SAC海砂混凝土劣化及氯离子固化影响

中文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9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页
    1.2 SAC海砂混凝土的研究与发展第10-13页
        1.2.1 海砂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第10-11页
        1.2.2 SAC混凝土研究应用现状第11-13页
    1.3 生物硫酸对混凝土的腐蚀研究第13-17页
        1.3.1 生物硫酸的形成过程第13-15页
        1.3.2 生物硫酸对混凝土的腐蚀机制第15-17页
    1.4 本文研究创新点第17页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第17-19页
        1.5.1 研究内容第17-18页
        1.5.2 技术路线第18-19页
第二章 原材料及配合比第19-23页
    2.1 主要原材料及性质第19-21页
        2.1.1 水泥第19页
        2.1.2 粗骨料第19-20页
        2.1.3 细骨料第20-21页
        2.1.4 拌合用水第21页
        2.1.5 其它材料第21页
    2.2 混凝土配合比及养护制度第21-23页
第三章 氧化硫硫杆菌的基本特征与培养第23-28页
    3.1 菌种挑选第23页
    3.2 菌种生长条件及产酸机理第23-24页
    3.3 菌种培养第24-28页
        3.3.1 菌种来源及培养基第24-26页
        3.3.2 试验仪器第26-27页
        3.3.3 菌种鉴定第27-28页
第四章 试验方法第28-37页
    4.1 硫酸腐蚀方法第28-29页
        4.1.1 生物硫酸腐蚀方法第28页
        4.1.2 化学硫酸腐蚀方法第28-29页
    4.2 宏观试验方法第29-32页
        4.2.1 质量变化第29-30页
        4.2.2 混凝土强度变化第30页
        4.2.3 侵蚀液pH值变化第30页
        4.2.4 腐蚀层pH值变化第30-31页
        4.2.5 腐蚀层氯离子固化率变化第31-32页
    4.3 微观试验方法第32-37页
        4.3.1 SEM-EDS第32-33页
        4.3.2 XRD分析第33-34页
        4.3.3 孔结构分析第34-35页
        4.3.4 核磁共振分析第35-37页
第五章 生物硫酸与化学硫酸腐蚀作用下的宏观试验结果及分析第37-66页
    5.1 质量变化第37-43页
        5.1.1 硫酸类型的影响第38-40页
            5.1.1.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38-39页
            5.1.1.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39-40页
        5.1.2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40-41页
            5.1.2.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40页
            5.1.2.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40-41页
        5.1.3 水泥类型的影响第41-43页
            5.1.3.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41-42页
            5.1.3.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42-43页
    5.2 抗压强度变化第43-49页
        5.2.1 硫酸类型的影响第44-46页
            5.2.1.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44-45页
            5.2.1.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45-46页
        5.2.2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46-47页
            5.2.2.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46页
            5.2.2.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46-47页
        5.2.3 水泥类型的影响第47-49页
            5.2.3.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47-48页
            5.2.3.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48-49页
    5.3 侵蚀液pH值变化第49-52页
        5.3.1 硫酸类型的影响第51-52页
            5.3.1.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51-52页
            5.3.1.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52页
    5.4 腐蚀层PH值变化第52-58页
        5.4.1 硫酸类型的影响第54-55页
            5.4.1.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54页
            5.4.1.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54-55页
        5.4.2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55-56页
            5.4.2.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55-56页
            5.4.2.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56页
        5.4.3 水泥类型的影响第56-58页
            5.4.3.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56-57页
            5.4.3.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57-58页
    5.5 腐蚀层氯离子固化率变化第58-66页
        5.5.1 硫酸类型的影响第61-62页
            5.5.1.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61页
            5.5.1.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61-62页
        5.5.2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62-63页
            5.5.2.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62页
            5.5.2.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62-63页
        5.5.3 水泥类型的影响第63-66页
            5.5.3.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63-64页
            5.5.3.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64-66页
第六章 生物硫酸与化学硫酸腐蚀作用下的微观试验结果及分析第66-92页
    6.1 孔结构分析第66-76页
        6.1.1 硫酸类型的影响第71-74页
            6.1.1.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71-73页
            6.1.1.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73-74页
        6.1.2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74-75页
            6.1.2.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74-75页
            6.1.2.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75页
        6.1.3 水泥类型的影响第75-76页
            6.1.3.1 化学硫酸的作用第75页
            6.1.3.2 生物硫酸的作用第75-76页
    6.2 SEM-EDS第76-82页
        6.2.1 水泥类型的影响第78-81页
        6.2.2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81-82页
    6.3 XRD分析第82-85页
        6.3.1 水泥类型的影响第84-85页
        6.3.2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85页
    6.4 核磁共振分析第85-92页
        6.4.1 水泥类型的影响第85-88页
        6.4.2 硫酸浓度的影响第88-92页
第七章 生物硫酸对SAC海砂混凝土劣化及氯离子固化影响机理第92-109页
    7.1 引言第92页
    7.2 水泥类型影响第92-96页
        7.2.1 两种水泥类型海砂混凝土腐蚀后的强度变化第93-94页
        7.2.2 两种水泥类型海砂混凝土腐蚀后的氯离子固化率变化第94-96页
    7.3 硫酸类型影响第96-100页
        7.3.1 两种硫酸类型腐蚀下SAC海砂混凝土的强度变化第97-98页
        7.3.2 两种硫酸类型腐蚀下SAC海砂混凝土氯离子固化率变化第98-100页
    7.4 硫酸浓度影响第100-105页
        7.4.1 SAC海砂混凝土随不同硫酸浓度腐蚀下的性能变化第101-102页
        7.4.2 SAC海砂混凝土随不同硫酸浓度腐蚀下氯离子固化率变化第102-105页
    7.5 生物硫酸类型的影响第105-109页
        7.5.1 T.t与T.f产酸机理的对比第105-106页
        7.5.2 两种类型生物硫酸腐蚀下的氯离子固化率变化对比第106-109页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第109-113页
    8.1 结论第109-111页
    8.2 展望第111-113页
参考文献第113-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个人简介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OCT系统在心脏消融中的应用及双通道光纤导管的研究
下一篇:燕麦球蛋白的凝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