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
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1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国外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国内水资源安全评价研究 | 第13-15页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15-18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6-18页 |
2 研究区概况 | 第18-25页 |
2.1 地理区位及自然条件 | 第18-20页 |
2.1.1 地理区位及范围 | 第18-19页 |
2.1.2 自然条件 | 第19-20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页 |
2.3 水资源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第20-25页 |
2.3.1 水资源状况 | 第20-22页 |
2.3.2 水资源安全问题 | 第22-25页 |
3 水资源安全基本理论及评价模型构建 | 第25-36页 |
3.1 水资源安全的概念和内涵 | 第25-26页 |
3.2 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 第26-28页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第26-27页 |
3.2.2 评价指标体系优化 | 第27-28页 |
3.3 水资源安全评价模型 | 第28-36页 |
3.3.1 建立评价因素论域U和评语等级论域V | 第28-29页 |
3.3.2 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 | 第29-30页 |
3.3.3 确定指标权重集 | 第30-34页 |
3.3.4 选择模糊合成算子合成评价结果 | 第34页 |
3.3.5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 第34-36页 |
4 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 | 第36-54页 |
4.1 评价指标体系 | 第36-40页 |
4.1.1 初选指标集及意义 | 第36-38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8页 |
4.1.3 指标筛选与指标集的确定 | 第38-40页 |
4.2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集 | 第40-45页 |
4.2.1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 | 第40-42页 |
4.2.2 熵权法确定权重 | 第42-43页 |
4.2.3 组合权重 | 第43-45页 |
4.3 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模糊综合评价 | 第45-52页 |
4.3.1 各子指标评价等级划分 | 第45-46页 |
4.3.2 一级模糊评价 | 第46页 |
4.3.3 二级模糊评价 | 第46-49页 |
4.3.4 评价结果分析 | 第49-52页 |
4.4 保障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的对策建议 | 第52-54页 |
5 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方法对比研究 | 第54-58页 |
5.1 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集对分析法 | 第54-55页 |
5.1.1 研究方法 | 第54页 |
5.1.2 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应用 | 第54-55页 |
5.2 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模糊物元模型 | 第55-56页 |
5.2.1 研究方法 | 第55页 |
5.2.2 湘江流域水资源安全评价应用 | 第55-56页 |
5.3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与讨论 | 第56-58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58-60页 |
6.1 结论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