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经济计算、经济数学方法论文--经济数学方法论文

我国证券公司效率分析--基于DEA以及Malmquist模型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5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页
    1.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0-11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1-13页
        1.3.1 研究方法第11页
        1.3.2 研究结构第11-13页
        1.3.3 研究框架图第13页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第13-15页
        1.4.1 创新点第13-14页
        1.4.2 不足之处第14-15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5-23页
    2.1 证券公司效率综述第15-18页
        2.1.1 国外证券公司的效率研究第15-16页
        2.1.2 国内证券公司的效率研究第16-18页
    2.2 银行经营效率的研究第18-22页
        2.2.1 国外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第19-20页
        2.2.2 国内商业银行效率的研究第20-22页
    2.3 文献评述第22-23页
第三章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第23-33页
    3.1 我国证券行业发展历程第23-26页
        3.1.1 证券市场的初步建立第23-24页
        3.1.2 证券市场的统一监管第24页
        3.1.3 证券市场规范发展第24-25页
        3.1.4 证券市场多层次发展第25-26页
    3.2 我国证券公司的发展现状第26-30页
        3.2.1 证券行业概况第26-27页
        3.2.2 经纪业务收入现状第27-28页
        3.2.3 投行业务收入现状第28-29页
        3.2.4 资产管理业务收入现状第29-30页
        3.2.5 自营业务收入现状第30页
    3.3 我国证券公司面临的问题第30-33页
        3.3.1 高度依赖经纪业务收入第30-31页
        3.3.2 同质化现象加剧第31页
        3.3.3 证券业务发展受限第31页
        3.3.4 人才资源不足第31-33页
第四章 数据包络分析的基本理论第33-39页
    4.1 DEA模型的基本理论第33页
    4.2 DEA的基本模型第33-39页
        4.2.1 C2R模型和DEA超效率模型第33-35页
        4.2.2 Malmquist指数模型第35-36页
        4.2.3 DEA两阶段模型第36-39页
第五章 证券公司效率的实证分析第39-56页
    5.1 模型设定第39-40页
    5.2 投入产出指标的数据来源第40-41页
    5.3 证券公司静态效率评价第41-44页
        5.3.1 2011-2015 年证券公司静态效率分析第41-43页
        5.3.2 证券公司静态效率分类第43-44页
    5.4 证券公司动态效率评价第44-54页
        5.4.1 2011-2015 年证券公司动态效率分析第44-52页
        5.4.2 证券公司 2011-2015 年动态效率的综合评价第52-53页
        5.4.3 证券公司动态效率分类第53-54页
    5.5 证券公司静态动态效率对比分析第54-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第56-62页
    6.1 结论第56-58页
        6.1.1 整体规模受限,资金利用率不高第56-57页
        6.1.2 人才集中度高,薪酬体系不健全第57页
        6.1.3 业务结构单一、创新能力较差第57-58页
        6.1.4 内控体系不完善、风险应对能力不足第58页
    6.2 对策建议第58-62页
        6.2.1 扩大公司规模,开展跨界合作第58-59页
        6.2.2 重视人才基础,完善考核体系第59页
        6.2.3 升级业务结构,突出服务本质第59-61页
        6.2.4 完善合规体系,应对严格监管第61-62页
参考文献第62-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附表第67-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氧化镁—氧化铝原位合成镁铝尖晶石反应行为的研究
下一篇:模糊市场下的动态均值方差资产分配问题--以CEV模型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