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5页 |
| 1 绪论 | 第8-13页 |
| 1.1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1.1.1 气溶胶特性及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1.1.2 大气气溶胶遥感反演进展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 1.3 课题来源及本文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1.3.1 课题来源 | 第11-12页 |
| 1.3.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 2 6S模型介绍及 6S查找表的建立 | 第13-18页 |
| 2.1 6S模型介绍及 6S查找表的建立 | 第13-16页 |
| 2.1.1 6S模型介绍 | 第13页 |
| 2.1.2 6S模式参数的设定 | 第13-15页 |
| 2.1.3 6S模型的运算方式 | 第15页 |
| 2.1.4 6S模式的局限性 | 第15-16页 |
| 2.1.5 6S模式查找表的建立 | 第16页 |
| 2.2 IDL语言的介绍 | 第16-18页 |
| 2.2.1 IDL语言的介绍 | 第16页 |
| 2.2.2 IDL语言的主要特点 | 第16-17页 |
| 2.2.3 应用领域 | 第17-18页 |
| 3 基于MODIS数据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方法及敏感性试验研究 | 第18-27页 |
| 3.1 MODIS数据分析 | 第18-20页 |
| 3.1.1 MODIS传感器介绍 | 第18-19页 |
| 3.1.2 MODIS数据的获取 | 第19-20页 |
| 3.1.3 MODIS数据的预处理 | 第20页 |
| 3.2 反演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20-23页 |
| 3.2.1 暗像元法 | 第20-21页 |
| 3.2.2 扩展暗像元法 | 第21-22页 |
| 3.2.3 V5.2 算法 | 第22-23页 |
| 3.3 敏感性试验 | 第23-27页 |
| 4 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反演及结果分析 | 第27-53页 |
| 4.1 反演流程 | 第27-28页 |
| 4.2 北京及其周边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 | 第28-48页 |
| 4.2.1 北京地区扩展暗像元法与V5.2 算法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对比 | 第28-35页 |
| 4.2.2 北京地区暗像元法与V5.2 算法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对比 | 第35-43页 |
| 4.2.3 辽宁地区扩展暗像元法与V5.2 算法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对比 | 第43-45页 |
| 4.2.4 辽宁地区暗像元法与V5.2 算法大气气溶胶光学厚度反演结果对比 | 第45-48页 |
| 4.3 反演数据结果分析 | 第48-53页 |
| 4.3.1 AERONET网络介绍 | 第48-49页 |
| 4.3.2 关于AERONET数据的处理 | 第49-51页 |
| 4.3.3 误差分析 | 第51-53页 |
| 5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 5.1 全文总结 | 第53-54页 |
| 5.2 展望 | 第54-55页 |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 附录 6S查找表计算代码 | 第58-6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成果 | 第61-62页 |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