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引言 | 第10页 |
1.2 锂离子电池发概况 | 第10-12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 | 第10-11页 |
1.2.2 锂离子电池的结构 | 第11页 |
1.2.3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1-12页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 第12-14页 |
1.3.1 碳基材料 | 第12-13页 |
1.3.2 硅基材料 | 第13页 |
1.3.4 金属氧化物 | 第13-14页 |
1.4 二氧化钛负极材料研究现状 | 第14-19页 |
1.4.1 纳米二氧化钛负极材料 | 第14-15页 |
1.4.2 纳米二氧化钛复合负极材料 | 第15-19页 |
1.5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19-20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0-25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实验方案 | 第20页 |
2.2.1 水热法 | 第20页 |
2.3 实验试剂 | 第20-21页 |
2.4 主要仪器设备 | 第21页 |
2.5 样品制备流程 | 第21页 |
2.6 样品表征手段 | 第21-22页 |
2.6.1 XRD物相分析 | 第21页 |
2.6.2 SEM形貌分析 | 第21-22页 |
2.6.3 TEM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22页 |
2.6.4 EDS成分分析 | 第22页 |
2.7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2-25页 |
2.7.1 扣式电池组装 | 第22-23页 |
2.7.2 锂离子电池的主要性能指标 | 第23-24页 |
2.7.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24-25页 |
第三章 TiO_2(B)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25-36页 |
3.1 引言 | 第25页 |
3.2 TiO_2(B)纳米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25-27页 |
3.2.1 实验原材料 | 第25页 |
3.2.2 水热法制备纳米TiO_2(B)材料 | 第25-26页 |
3.2.3 纳米TiO_2(B)材料的表征 | 第26-27页 |
3.3 纳米TiO_2(B)材料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7-35页 |
3.3.1 纳米TiO_2(B)材料的物相分析 | 第27-29页 |
3.3.2 纳米TiO_2(B)材料的形貌观察 | 第29-30页 |
3.3.3 纳米TiO_2(B)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30-3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第四章 TiO_2(B)/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6-49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TiO_2(B)/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第36-38页 |
4.2.1 实验原材料 | 第36页 |
4.2.2 TiO_2(B)/Ag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 | 第36-37页 |
4.2.3 TiO_2(B)/Ag纳米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37-38页 |
4.3 TiO_2(B)/Ag纳米复合材料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8-48页 |
4.3.1 TiO_2(B)/Ag纳米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 | 第38-40页 |
4.3.2 TiO_2(B)/Ag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观察 | 第40-41页 |
4.3.3 TiO_2(B)/Ag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41-48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1页 |
5.1 结论 | 第49-50页 |
5.2 展望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