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深度学习与属性学习相结合的行人再识别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9-10页
    1.2 行人再识别研究现状第10-13页
        1.2.1 行人再识别方法第10-11页
        1.2.2 行人再识别过程第11-12页
        1.2.3 行人再识别数据库第12-13页
    1.3 行人再识别中的难点第13-14页
        1.3.1 识别率上的难点第13-14页
        1.3.2 实用性上的难点第14页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第15-16页
第二章 行人再识别相关技术第16-28页
    2.1 行人再识别相关技术研究现状第16-20页
        2.1.1 行人特征选择与提取第16-19页
        2.1.2 分类器设计第19-20页
    2.2 深度学习第20-23页
        2.2.1 卷积神经网络第20-22页
        2.2.2 卷积自动编码器第22-23页
    2.3 属性学习第23-27页
        2.3.1 行人再识别中的属性第23-25页
        2.3.2 属性预测模型第25-27页
    2.4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基于无监督卷积神经网络与行人属性的行人再识别方法第28-40页
    3.1 概述第28-29页
    3.2 无监督特征学习第29-31页
    3.3 无监督卷积神经网络与属性学习相结合的行人再识别第31-34页
    3.4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34-39页
        3.4.1 行人数据库第34页
        3.4.2 参数选择第34-36页
        3.4.3 实验设置第36-37页
        3.4.4 实验结果第37-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基于无监督卷积神经网络与层次属性的行人再识别方法第40-54页
    4.1 概述第40-41页
    4.2 层次属性第41-43页
        4.2.1 层次属性概述第41-42页
        4.2.2 行人再识别中的层次属性第42-43页
    4.3 属性缺失第43-44页
    4.4 基于分块图像的无监督卷积神经网络与层次属性相结合的行人再识别第44-47页
    4.5 实验设计与分析第47-53页
        4.5.1 参数选择第47-48页
        4.5.2 实验设置第48-49页
        4.5.3 实验结果第49-53页
    4.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五章 原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54-62页
    5.1 系统的运行环境第54页
    5.2 原型系统框架结构第54-57页
    5.3 原型系统主要功能第57-61页
        5.3.1 行人再识别原型系统主界面第57-58页
        5.3.2 有目标行人图像的再识别功能第58-59页
        5.3.3 无目标行人图像的再识别功能第59-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2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2-64页
    6.1 总结第62-63页
    6.2 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7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论文及其他科研成果第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基于昆山市小学语文教师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我国传媒行业上市公司的财务预警分析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