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法令论文--企业法、公司法论文

公司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的效力研究

内容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6-7页
第一章 司法裁判案例的提出第7-15页
    第一节 案情基本事实第7-9页
        一、案情简介第7-8页
        二、本案判决情况第8-9页
    第二节 案例争议焦点第9-11页
        一、关于《公司法》第16条性质的理解第9-10页
        二、担保权人应承担何种注意义务第10页
        三、担保权人善意与否的认定第10-11页
    第三节 《公司法》变动背景下司法实践的演变第11-15页
        一、法院对1993年《公司法》禁止性规定的遵行第11-12页
        二、司法实践中适用2005年《公司法》的现状第12-15页
第二章 国内外关于越权担保的立法规定及问题第15-26页
    第一节 法定代表人的法律地位及权限第15-17页
        一、法定代表人的地位第15-16页
        二、法定代表人的权限来源第16页
        三、公司越权与越权代表的区别第16-17页
        四、越权代表与滥用代表权的区别第17页
    第二节 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国内立法第17-21页
        一、《民法总则》维护交易安全的价值取向第18页
        二、《合同法》力求越权代表行为有效的倾向第18-20页
        三、《公司法》规定的争议性第20-21页
    第三节 国外关于法定代表人越权担保的立法规定第21-23页
        一、英国赋予法人追认权的立法规定第21页
        二、德国以越权担保行为有效为原则第21-22页
        三、代理制度在日本的直接适用第22-23页
    第四节 我国相关法律适用中存在的问题第23-26页
        一、《公司法》第16条的性质不明确第23-24页
        二、第三人的注意义务不明晰第24-26页
第三章 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效力认定的途径第26-37页
    第一节 认定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效力的法律适用第26-28页
        一、不宜依据《公司法》第16条认定担保效力第26-27页
        二、《公司法》和其它法律的衔接适用第27-28页
    第二节 越权担保有效时的理论依据第28-30页
        一、股东理应对法定代表人的行为负责第28-29页
        二、市场经济的运作规律和需求第29-30页
    第三节 相对人的注意义务第30-37页
        一、相对人注意义务的法理基础第30-33页
        二、相对人审查义务的范围和形式第33-34页
        三、区别对待特殊第三人的审查义务第34-37页
第四章 法定代表人越权对外担保的防治第37-42页
    第一节 规范法定代表人的代表权第37-39页
        一、规范法定代表人的任命和撤换机制第37-38页
        二、赋予股东的阻却请求权第38页
        三、实行印章分管机制第38-39页
    第二节 激励与惩罚并举的制衡机制第39-42页
        一、规范法定代表人行为的激励机制第39-40页
        二、规范法定代表人行为的惩罚机制第40-42页
结语第42-43页
参考文献第43-46页
致谢第46-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破产案件受理问题研究
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资格继承法律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