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分则论文

强迫交易罪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引言第10-11页
1 强迫交易罪的构成特征第11-23页
    1.1 犯罪客体第11-13页
        1.1.1 学说分歧第11页
        1.1.2 理论评析第11-13页
    1.2 犯罪客观方面第13-20页
        1.2.1 “暴力”的含义第13-15页
        1.2.2 “威胁”的含义第15-16页
        1.2.3 “交易”的含义第16-17页
        1.2.4 “强买强卖商品”的含义第17页
        1.2.5 “强迫他人提供或者接受服务”的含义第17页
        1.2.6 “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投标、拍卖”的含义第17-19页
        1.2.7 “强迫他人转让或者收购公司、企业的股份、债券或者其他资产”的含义第19页
        1.2.8 “强迫他人参与或者退出特定的经营活动”的含义第19-20页
    1.3 犯罪主体第20-21页
        1.3.1 自然人主体第20页
        1.3.2 单位主体第20-21页
    1.4 犯罪主观方面第21-23页
2 强迫交易罪的司法认定第23-30页
    2.1 强迫交易罪罪与非罪界限的区分第23-25页
        2.1.1 与一般交易纠纷界限的区分第23页
        2.1.2 与一般违法行为界限的区分第23-25页
    2.2 强迫交易罪与相关犯罪界限的区分第25-27页
        2.2.1 强迫交易罪与抢劫罪界限的区分第25-26页
        2.2.2 强迫交易罪与敲诈勒索罪的区分第26-27页
    2.3 强迫交易罪是否存在犯罪未遂第27-28页
    2.4 强迫交易罪的一罪与数罪第28-30页
        2.4.1 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犯罪的想象竞合关系第28页
        2.4.2 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犯罪的牵连关系第28-29页
        2.4.3 强迫交易罪与其他犯罪并罚的情形第29-30页
3 强迫交易罪的缺陷与完善第30-33页
    3.1 强迫交易罪的立法缺陷第30-31页
        3.1.1 强迫交易罪的行为手段和交易类型规定过窄第30页
        3.1.2 “情节严重”标准不明第30页
        3.1.3 法定刑整体偏轻第30-31页
    3.2 强迫交易罪的完善建议第31-33页
        3.2.1 出台司法解释明确 “情节严重”的具体含义第31页
        3.2.2 继续扩大本罪的行为手段和交易类型第31-32页
        3.2.3 适当提高法定刑第32-33页
结论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6页
致谢第36页

论文共3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代替考试罪
下一篇:义务冲突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