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规划、勘测与设计论文--线路设计论文--城市道路及其设计论文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城市道路设计研究--以南京华侨城文化旅游主题新区林江南路为例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9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2-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2-13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第15-16页
    1.3 主要研究内容第16页
    1.4 技术路线第16-18页
    1.5 本章小结第18-19页
第二章 城市道路的人性化研究第19-39页
    2.1 人性化设计分析第19-20页
        2.1.1 人性化设计的起因及内涵第19-20页
        2.1.2 城市道路人性化设计的原则第20页
    2.2 城市道路使用者的需求分析第20-29页
        2.2.1 驾驶员的需求分析第21-23页
        2.2.2 骑行者的需求分析第23-25页
        2.2.3 行人的需求分析第25-27页
        2.2.4 特殊人群的需求分析第27-29页
    2.3 城市道路人性化的要素分析第29-38页
        2.3.1 安全可靠第29-31页
        2.3.2 便捷可达第31-35页
        2.3.3 活力舒适第35-38页
    2.4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城市道路空间特性研究第39-48页
    3.1 城市道路空间的概念第39页
    3.2 城市道路空间的组成元素第39-41页
        3.2.1 路内空间元素第40页
        3.2.2 路外空间元素第40页
        3.2.3 人的活动元素第40-41页
    3.3 城市道路空间的主要特点第41-44页
        3.3.1 线形开放第41页
        3.3.2 空间系统性第41-42页
        3.3.3 建设主体多样性第42页
        3.3.4 空间多元化第42页
        3.3.5 汽车和人两种视觉尺度第42-44页
    3.4 城市道路空间的主要功能第44-47页
        3.4.1 城市骨骼——城市框架功能第44-45页
        3.4.2 城市血脉——交通空间功能第45页
        3.4.3 城市神经——市政空间功能第45-46页
        3.4.4 城市窗口——城市景观功能第46页
        3.4.5 城市空间——防灾、休憩、娱乐、社交等功能第46-47页
    3.5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城市路网分级体系研究第48-59页
    4.1 传统路网分类分级体系分析与反思第48-55页
        4.1.1 典型传统路网分级体系分析第48页
        4.1.2 典型传统路网分级体系存在问题第48-55页
    4.2 人性化路网分级体系研究第55-58页
        4.2.1 人性化路网分级内涵的转变第55页
        4.2.2 人性化路网分级分类体系的构建第55-58页
    4.3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第五章 城市生活性道路人性化设计研究第59-75页
    5.1 道路本体设计第59-64页
        5.1.1 横断面设计第59-60页
        5.1.2 道路线形设计第60-61页
        5.1.3 交叉口设计第61页
        5.1.4 人行道及无障碍设计第61-64页
        5.1.5 非机动车道设计第64页
    5.2 附属设施设计第64-67页
        5.2.1 路缘石设计第64-65页
        5.2.2 检查井设计第65页
        5.2.3 排水设施设计第65-66页
        5.2.4 公交站台设计第66页
        5.2.5 照明设施设计第66-67页
    5.3 交通设施设计第67-69页
        5.3.1 交通信号灯设计第67-68页
        5.3.2 交通标线设计第68页
        5.3.3 交通标志设计第68-69页
        5.3.4 防护设施设计第69页
    5.4 绿化景观设计第69-71页
        5.4.1 中央分车绿带设计第69-70页
        5.4.2 两侧分车绿带设计第70页
        5.4.3 退缩绿化带设计第70-71页
    5.5 街道家具设计第71页
    5.6 路外空间元素设计第71-74页
        5.6.1 城市公园及开放绿地设计第71-72页
        5.6.2 街心公园设计第72页
        5.6.3 露天停车场设计第72页
        5.6.4 围墙设计第72-73页
        5.6.5 山丘设计第73页
        5.6.6 滨水空间设计第73-74页
    5.7 本章小结第74-75页
第六章 实例分析—南京华侨城林江南路人性化设计第75-92页
    6.1 项目背景第75-76页
    6.2 项目区位第76-77页
    6.3 上位规划情况第77-82页
        6.3.1 相关用地规划第77-78页
        6.3.2 相关交通规划第78-81页
        6.3.3 重要道路工程项目第81-82页
    6.4 项目功能定位第82页
    6.5 基于人性化理念的道路设计方案第82-91页
        6.5.1 道路本体设计第82-85页
        6.5.2 附属设施设计第85-87页
        6.5.3 交通设施设计第87-90页
        6.5.4 绿化景观设计第90页
        6.5.5 路外空间元素设计第90-91页
    6.6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5页
    7.1 主要研究结论第92-93页
    7.2 论文创新点第93页
    7.3 进一步研究展望第93-95页
参考文献第95-99页
致谢第99-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分辨率SAR图像城市道路提取算法研究与改进
下一篇:基于改进社会力模型的行人复杂运动行为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