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伦理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伦理学史论文

梁启超《新民说》伦理思想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绪论第10-19页
    第一节 研究缘起第10-11页
    第二节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研究现状第11-17页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创新之处第17-19页
        一、研究内容第17页
        二、研究方法第17-18页
        三、创新之处第18页
        四、可行性分析第18-19页
第一章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时代背景和理论渊源第19-27页
    第一节 “新民”思想发展的历史脉络第19-21页
        一、“新民”思想的产生与含义第19-20页
        二、《新民说》之前新民思想的发展第20-21页
    第二节 《新民说》伦理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第21-24页
    第三节 《新民说》伦理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第24-27页
        一、中国传统儒家思想第24-25页
        二、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第25-27页
第二章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理论架构第27-40页
    第一节 新民的最高宗旨——利群第27-30页
        一、新民的目的第27-28页
        二、个人与群体第28-29页
        三、利群与利己第29-30页
    第二节 新民的主要内容——公德与私德第30-33页
        一、公德:传统伦理之欠缺第30-31页
        二、私德:传统伦理之不足第31-33页
        三、公德与私德的关系第33页
    第三节 新民的实现途径——道德革命第33-37页
        一、道德进化论第33-34页
        二、“破坏”与“建设”第34-35页
        三、“淬厉”与“采补”第35-37页
    第四节 理想人格的建立第37-40页
        一、爱国心:新民价值观的基础第37-38页
        二、思想自由:摆脱“三纲五常”束缚第38-39页
        三、进取精神:改变民族性格第39-40页
        四、权利思想:健全公德第40页
第三章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时代精神第40-47页
    第一节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本质第40-43页
        一、现代民族国家公民道德第41-42页
        二、文化激进主义的伦理启蒙路向第42-43页
    第二节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特点第43-47页
        一、对儒家思想的突破第43-44页
        二、鲜明的国家主义特色第44-45页
        三、救亡和启蒙并举第45-47页
第四章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价值与启示第47-55页
    第一节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进步性与局限性第47-49页
        一、新时代的先声第47-48页
        二、旧时代的囚徒第48-49页
    第二节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影响第49-52页
        一、国民性之改造第49-50页
        二、封建国家向现代民族国家之转变第50-51页
        三、重塑伦理秩序第51-52页
    第三节 《新民说》伦理思想的启示第52-55页
        一、传统中寻找修身之道第52-53页
        二、现实中建立伦理秩序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致谢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杜维明“终极的自我转化”思想探析
下一篇:亚里士多德的美德养成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