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5页 |
1.1 RNA干扰在生物界存在的普遍性 | 第9-11页 |
1.1.1 植物中的转录后基因沉默(PTGS) | 第9-10页 |
1.1.1.1 转基因植物的共抑制现象 | 第9页 |
1.1.1.2 RNA介导的病毒抗性(RMVR) | 第9页 |
1.1.1.3 病毒诱导的基因沉默(VIGS) | 第9-10页 |
1.1.2 真菌中的压制作用 | 第10页 |
1.1.3 动物中的RNA干扰 | 第10-11页 |
1.2 RNA干扰的原理和应用 | 第11-14页 |
1.2.1 RNA干扰的机制模型 | 第11-13页 |
1.2.2 RNA干扰的作用特点 | 第13-14页 |
1.3 RNA干扰的信号 | 第14-15页 |
1.3.1 信号的传导 | 第14-15页 |
1.3.2 环境RNAi可能的信号分子 | 第15页 |
1.4 Dicer | 第15-16页 |
1.5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 | 第16-25页 |
1.5.1 主要病毒的种类、分布与危害现状 | 第16-20页 |
1.5.1.1 主要病毒的种类与分布 | 第16-18页 |
1.5.1.2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 | 第18-20页 |
1.5.2 烟草病毒病防治研究现状 | 第20-25页 |
1.5.2.1 品种与抗性 | 第20-21页 |
1.5.2.2 农业防治 | 第21页 |
1.5.2.3 化学防治 | 第21-22页 |
1.5.2.4 生物防治 | 第22页 |
1.5.2.5 物理防治 | 第22页 |
1.5.2.6 天然抗病毒物质防治 | 第22-23页 |
1.5.2.7 基因工程防治烟草病毒病 | 第23-25页 |
2. 引言 | 第25-26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6-34页 |
3.1 实验材料和仪器 | 第26-27页 |
3.1.1 菌种 | 第26页 |
3.1.2 实验用烟草 | 第26页 |
3.1.3. 实验用培养基 | 第26页 |
3.1.4 实验仪器 | 第26页 |
3.1.5 实验材料 | 第26-27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27-34页 |
3.2.1 mRNA提取方法 | 第27-28页 |
3.2.2 两步RT-PCR反转录 | 第28-29页 |
3.2.3 DNA的回收 | 第29-30页 |
3.2.4 从菌种dy330中提取质粒L4400 | 第30页 |
3.2.5 对质粒L4400进行sacⅠ和kpnⅠ酶切 | 第30-31页 |
3.2.6 与T载体相连 | 第31页 |
3.2.7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 第31-32页 |
3.2.8 酶切下来的目的基因和质粒L4400酶联 | 第32页 |
3.2.9 将连接片段转化进dy330中 | 第32页 |
3.2.10 提取dsRNA | 第32页 |
3.2.11 Dnase酶切dsRNA | 第32-33页 |
3.2.12 Rnase酶切dsRNA | 第33页 |
3.2.13 DAS-ELISA检测 | 第33-3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4-44页 |
4.1 双向T7启动子的转化子的构建 | 第34-39页 |
4.1.1 TMV⊿cp基因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 第34-35页 |
4.1.2 目的基因⊿cp的获得 | 第35-39页 |
4.2 双向T7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 | 第39-41页 |
4.2.1 含有双向T7启动子的载体L4440的获得 | 第39页 |
4.2.2 ⊿cp基因的双向T7启动子表达载体的构建0 | 第39-41页 |
4.3 双向T7启动子⊿cp基因的表达对烟草TMV的抗病性分析 | 第41-44页 |
4.3.1 TMV⊿cp基因的dsRNA的提取 | 第41-42页 |
4.3.2 喷洒TMV⊿CP基因的dsRNA防治烟草 | 第42-44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1页 |
ABSTRACT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