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药学论文--药剂学论文--制剂学论文

替米考星脂质体的制备及评价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引言第13-19页
    1 替米考星的简介第13-14页
    2.脂质体研究概况第14-16页
    3.课题的提出第16-17页
    参考文献第17-1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37页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第19-33页
        1 脂质体的制备方法第19-26页
            1.1 被动载药法第19-21页
                1.1.1 薄膜分散法第19-20页
                1.1.2 逆相蒸发法第20页
                1.1.3 溶剂注入法第20页
                1.1.4 复乳法第20页
                1.1.5 冷冻干燥法第20页
                1.1.6 冷冻熔融法第20-21页
                1.1.7 离心法第21页
                1.1.8 其他被动载药法第21页
            1.2 主动载药法第21-26页
                1.2.1 主动载药法的起源第21页
                1.2.2 主动载药的机制第21-22页
                1.2.3 主动载药的分类第22-25页
                1.2.4 影响主动载药法制备脂质体包封率的主要因素第25-26页
        2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作用机制第26-28页
        3 脂质体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第28-30页
            3.1 多肽及酶类药物载体第28页
            3.2 基因治疗和核酸免疫中的DNA载体第28-29页
            3.3 疫苗佐剂载体第29页
            3.4 抗肿瘤药物载体第29-30页
            3.5 抗菌和抗病毒药物载体第30页
            3.6 其他药物载体第30页
        4 展望第30-33页
    参考文献第33-37页
第二章 替米考星脂质体的处方前研究第37-45页
    1 材料与仪器第37页
        1.1 材料第37页
        1.2 仪器第37页
    2 方法与结果第37-43页
        2.1 替米考星的理化性质第37页
        2.2 体外样品HPLC方法的建立第37-40页
            2.2.1 吸收波长的测定第37-38页
            2.2.2 色谱条件第38页
            2.2.3 色谱行为第38-39页
            2.2.4 线性范围第39页
            2.2.5 定量限与检测限第39页
            2.2.6 精密度试验第39-40页
            2.2.7 方法回收率试验第40页
        2.3 替米考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第40-43页
            2.3.1 脂质体中替米考星的含量测定第40页
            2.3.2 替米考星脂质体包封率的测定第40-43页
    3 讨论第43-44页
    4 小结第44-45页
第三章 替米考星脂质体的制备工艺第45-57页
    1 材料与仪器第45-46页
        1.1 材料第45页
        1.2 仪器第45-46页
    2 方法与结果第46-54页
        2.1 替米考星脂质体制备方法的筛选第46-47页
        2.2 替米考星脂质体处方的筛选第47-54页
            2.2.1 空白脂质体的制备第47-48页
            2.2.2 含药脂质体的制备第48页
            2.2.3 单因素考察第48-51页
            2.2.4 正交设计优化处方第51-52页
            2.2.5 替米考星脂质体冻干粉针的制备第52-54页
    3 讨论第54-55页
    4 小结第55-57页
第四章 替米考星脂质体冻干粉针的质量评价第57-67页
    1 材料和仪器第57页
        1.1 材料第57页
        1.2 仪器第57页
    2 方法与结果第57-65页
        2.1 替米考星脂质体的理化性质第57-60页
            2.1.1 替米考星脂质体的显微形态观察第57-58页
            2.1.2 替米考星脂质体的粒径分布第58-59页
            2.1.3 替米考星脂质体zeta电位的测定第59-60页
        2.2 替米考星脂质体的体外释放第60-62页
        2.3 替米考星脂质体冻干粉针的稳定性考察第62-65页
            2.3.1 替米考星脂质体冻干粉针的稳定性评价指标第62-63页
            2.3.2 稳定性影响因素试验第63-64页
            2.3.3 留样考察第64-65页
    3 讨论第65页
    4 小结第65-67页
全文总结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1页
致谢第71-7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目录第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型酸性离子液体的设计及其催化反应性能研究
下一篇:宏单体为基体静电纺超细纤维的相畴变化和形态控制及其功能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