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高分散型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目录第8-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6页
    1.1 引言第12-14页
    1.2 费托合成催化剂第14-16页
        1.2.1 铁系费托合成催化剂第15页
        1.2.2 钴基费托合成催化剂第15-16页
    1.3 费托合成钴基催化剂研究进展第16-27页
        1.3.1 催化剂制备方法的影响第16-19页
        1.3.2 载体性质的影响第19-22页
        1.3.3 贵金属助剂作用第22-24页
        1.3.4 金属钴的分散度对费托反应活性、稳定性和产物选择性的影响第24-26页
        1.3.5 论文选题背景第26-27页
    1.4 立题依据和研究思路第27-28页
        1.4.1 实验设计思路第27-28页
        1.4.2 研究内容第28页
    参考文献第28-36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6-42页
    2.1 试剂与仪器第36-37页
    2.2 催化剂制备第37-39页
        2.2.1 载体SiO_2的预处理第37页
        2.2.2 载体ZrO_2的制备第37页
        2.2.3 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o催化剂第37-38页
        2.2.4 浸渍法制备负载型Ru催化剂第38页
        2.2.5 浸渍法制备负载型CoRu双金属催化剂第38页
        2.2.6 胶体法制备负载型CoRu催化剂第38-39页
    2.3 催化剂的表征第39-40页
        2.3.1 X射线衍射(XRD)第39页
        2.3.2 N_2物理吸附实验第39页
        2.3.3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第39页
        2.3.4 红外分析(FT-IR)第39页
        2.3.5 催化剂还原性质的测定第39-40页
        2.3.6 CO原位红外吸附实验第40页
    参考文献第40-42页
第三章 具有高分散度和高还原性的钴基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2-77页
    3.1 浸渍法制备钴基催化剂的研究第43-50页
        3.1.1 CoO_x/SiO_2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考察第43-44页
        3.1.2 贵金属助剂Ru对CoO_x/SiO_2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44-48页
        3.1.3 焙烧温度对浸渍法CoO_x/SiO_2催化剂晶相和还原性能的影响第48-50页
    3.2 胶体法制备钴基催化剂的研究第50-52页
    3.3 不同制备方法对CoRuO_x/SiO_2催化剂晶相和还原性能的影响第52-57页
        3.3.1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晶相和物理结构的影响第52-55页
        3.3.2 不同制备方法对催化剂的还原性能的影响第55-57页
    3.4 胶体法中载体性质对钴基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第57-69页
        3.4.1 载体的物理性质第57-58页
        3.4.2 不同载体负载的催化剂结构和还原性能的考察第58-61页
        3.4.3 载体的有机溶剂改性对催化剂结构和还原性能的影响第61-64页
        3.4.4 不同载体上贵金属助剂作用的研究第64-69页
            3.4.4.1 SiO_2载体上贵金属助剂作用的研究第64-66页
            3.4.4.2 ZrO_2载体上贵金属助剂作用的研究第66-67页
            3.4.4.3 高分子量伯醇改性的SiO_2载体上贵金属助剂作用的研究第67-69页
    3.5 不同高分子化合物对钴基催化剂结构与还原行为的影响第69-73页
    3.6 本章小结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7页
第四章 具有低还原温度的负载型钴基催化剂的研究第77-86页
    4.1 制备方法对催化剂晶相和还原性能的影响第77-80页
    4.2 具有低还原温度的催化剂制备过程中贵金属助剂的作用研究第80-82页
    4.3 具有低还原温度的催化剂制备过程中高分子化合物的作用研究第82-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5页
    参考文献第85-86页
第五章 胶体法制备钴基催化剂机理初步探讨第86-92页
    5.1 溶液中金属前躯体盐的性质研究第86-89页
        5.1.1 催化剂制备过程的液体红外光谱研究第86-88页
        5.1.2 TEM观测研究第88-89页
    5.2 高分子化合物在胶体法中对CO_3O_4粒子形成的作用分析第89-90页
    5.3 CoO_x/SiO_2催化剂焙烧过程研究第90-91页
    5.4 本章小结第91-92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92-95页
    6.1 结论第92-94页
    6.2 展望第94-95页
附录第95-96页
    1.作者简介:第95页
    2.撰写的文章目录:第95-96页
致谢第96页

论文共9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先进核动力装置仿真研究
下一篇:甲醇制丙烯(MTP)反应过程和催化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