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合成树脂与塑料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基础理论论文

PTT/PC共混物结构性能及纤维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页
    1.2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及增容方法第11-14页
        1.2.1 共混体系的相容性第11-12页
        1.2.2 共混体系的增容方法第12-14页
    1.3 PC的发展概况、性能特点及共混改性研究第14-15页
        1.3.1 PC的发展概况第14页
        1.3.2 国内外对于PC共混改性研究第14-15页
    1.4 PTT的发展概况、性能特点及共混改性研究第15-20页
        1.4.1 PTT的发展概况第15-16页
        1.4.2 PTT的性能特点第16-18页
        1.4.3 国内外对于PTT的共混改性研究第18-20页
    1.5 本论文的意义第20-21页
第二章 PTT/PC相容性研究及共混工艺的影响第21-33页
    2.1 实验第21-22页
        2.1.1 原料第21页
        2.1.2 共混样品的制备第21-22页
        2.1.3 测试方法第22页
    2.2 共混体系热力学相容性的理论分析第22-24页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24-29页
        2.3.1 扫描电镜测试第24-25页
        2.3.2 DSC测试第25-27页
        2.3.3 广角X射线衍射第27-29页
    2.4 共混工艺对相容性的影响第29-32页
        2.4.1 时间对共混体系的影响第29-30页
        2.4.2 酯交换反应的影响第30-32页
    2.5 本章结论第32-33页
第三章 PTT/PC共混体系结晶性能研究第33-46页
    3.1 试验第33-34页
        3.1.1 原料第33页
        3.1.2 共混样品的制备第33-34页
    3.2 试验结果与讨论第34-45页
        3.2.1 PTT/PC共混体系的冷结晶行为第34-35页
        3.2.Z PTT/PC共混体系熔融结晶行为第35-37页
        3·2.3 PTT/PC共混体系的熔融曲线第37页
        3.2.4 PTT/PC共混体系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第37-45页
    3.3 本章结论第45-46页
第四章 PTT/PC共混体系流变性能研究第46-54页
    4.1 实验第46-47页
        4.1.1 原料第46页
        4.1.2 实验仪器第46页
        4.1.3 样品的干燥第46页
        4.1.4 测试方法第46-47页
    4.2 实验结果与理论第47-53页
        4.2.1 数据处理方法第47-48页
        4.2.2 PTT/PC共混体系的动态流动曲线第48-51页
        4.2.3 PTT/PC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n值第51-52页
        4.2.4 PTT/PC共混体系的粘流活化能E_η值第52-53页
    4.3 本章小节第53-54页
第五章 PTT/PC共混体系力学及热学性能研究第54-62页
    5.1 实验第54-55页
        5.1.1 注塑样条的制备第54页
        5.1.2 测试方法第54-55页
    5.2 试验结果分析第55-60页
        5.2.1 PTT/PC共混体系冲击性能第55-56页
        5.2.2 PTT/PC共混体系拉伸性能第56-57页
        5.2.3 PTT/PC共混体系动态力学性能第57-59页
        5.2.4 共混体系的热分解过程第59-60页
    5.3 本章小结第60-62页
第六章 PTT/PC共混物可纺性研究第62-70页
    6.1 实验第62-64页
        6.1.1 制备共混纤维原料及前期工作第62页
        6.1.2 PTT/PC共混纤维的纺丝成型第62-63页
        6.1.3 PTT/PC共混纤维的拉伸工艺第63-64页
        6.1.4 PTT/PC共混纤维的常规力学性能测试第64页
    6.2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4-69页
        6.2.1 共混纤维的力学性能第64-65页
        6.2.2 共混纤维的取向性第65-66页
        6.2.3 共混纤维回弹性能第66-69页
    6.3 本章小结第69-70页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第70-73页
    7.1 主要结论第70-71页
    7.2 研究展望第71-73页
参考文献第73-78页
致谢第78-7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围乐颗粒的制备工艺研究
下一篇:生物转化β-氨基丙腈生产β-氨基丙酸的菌株鉴定及其在生物反应器中的转化研究